第三十一章 婚姻这条河(第5/7页)

李亚玲还第一次和这么大的领导面对面地说话,她有些紧张,她一紧张脸就红了。但她还是答道:我在这工作都快三年了。

他又问:小姑娘,贵姓。

她答:我叫李亚玲。

他说:噢,在哪儿毕业的。

她说:中医学院。

他吃惊地说:这么说咱们还是校友呢。

她也吃惊地说:厅长也是中医学院毕业的?

他点点头,面带微笑,非常慈祥可亲的样子。

接下来,两人就说到了中医学院,越说话题越投机,李亚玲不像刚开始那么紧张了,她再见副厅长时,觉得他也不像首长那么遥远了,仿佛她的眼前就是一个师兄。

第一次见面,两人就算这么认识了,在王副厅长眼里,李亚玲年轻漂亮,在五十多岁人眼里,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在李亚玲的眼里,王副厅长既有领导的威仪,又有文化人的亲切感,况且,两人都是中医学院毕业的,莫名的在她心里,对王副厅长就多了一层亲近之感。

王副厅长自从认识了李亚玲,他也说不清为什么到医院里来的次数多了起来。有时在中午,或者是下班时,王副厅长的小轿车会悄没声息地停在医院楼下,然后王副厅长背着手,迈着方步,来到住院部。他路过医生值班室时,会习惯地往里面望一望,如果看到李亚玲在,他就会在门口停一会儿,和李亚玲说上几句话,大部分时间里,李亚玲都在和王副厅长说病情,比如今天又吃了什么药,病人反应如何,饮食起居怎么样等等。王副厅长就微笑地听着,并不停地点头,他对李亚玲的话仿佛很感兴趣,然后又例行公事地来到李兰的病床前,说几句话,关照一些什么。然后就走了,走到医生值班室门口时,又冲着李亚玲打个招呼到:小李医生,我走了。

这样的招呼让李亚玲很感动,她忙从值班室里走出来,无论如何也要送一送王副厅长,王副厅长就客气地道:小李医生你忙,就别送了。

她还是送到楼下,在小轿车前,王副厅长就伸出手和她握了握,然后说一些诸如受累了、辛苦了之类的话,坐上车就一溜烟地走了。

李亚玲目送着王副厅长的车驶远了,还依然能感受到来自王副厅长手上的力度,以及温暖。

有时王副厅长来时,李亚玲不值班,王副厅长就会径直来到病房里,问李兰的感受,有时削个苹果、梨什么的,有时不削,然后又说一些安慰的话就走了。没有李亚玲相送,他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车虽起动了,他还不时地透过车窗张望着。

因为李亚玲的存在,王副厅长出入医院的次数越加地多起来,王副厅长也说不清这到底是为什么,反正他很愿意见到李亚玲,喜欢看她青春的脸,还有走路时一飘一飘的样子。让他一次又一次想起李兰年轻时的样子。他和李兰年轻时,都在医院工作过,他去另外一所医院看李兰,当时李兰也是这么一飘一飘地走路,同时也有着一张青春的脸,他是被年轻的李兰迷住了,当然,那时他也年轻。看到今天的李亚玲,就让他想起了年轻的李兰。然而现在的李兰已经不成样子了,病床上的李兰只剩下一堆骨头了,再看她的脸已经人不人、鬼不鬼的了。他望着病床上的李兰,有时竟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王副厅长频繁地出人医院,探望病中的老伴,医院上下对王副厅长都很敬重,他的行为足以证明,爱情是真实的。满面红光、身体健康的王副厅长和身患重病的李兰比起来,简直是天上地下,但王副厅长一点儿也不嫌弃,仍恪守着爱情,精心呵护着病床上的李兰,不仅看到的人很受感动,就是躺在病床上的李兰也受不了了。她气喘着冲王副厅长说:你忙,我知道。你以后就少往这儿跑了,这里有医生护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