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婚姻这条河(第6/7页)

久病的李兰,深深地感到对不住王副厅长,这么多年了,她没有很好地尽到一个妻子应尽的义务。

以前她躺在家里的床上也曾对王副厅长说过:老王,你看我这样,拖累了你这么多年。要不,咱们离了吧,你也过几天像样的日子。

王副厅长就撮着牙花子说:又来了,又来了,你看你。

王副厅长虽然这样说,想想这么多年自己过的日子,他也感到心酸。王娟这孩子,可以说是他一手拉扯大的,李兰生了王娟不久,身体就一直不好。没想到的是,家庭的不幸,事业上却得到了补偿,他一路都很顺,不知不觉就当上了副厅长。全省卫生系统,他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有时他也感到挺满足的。

现在他有了和李亚玲的交往,他和李亚玲也算是个熟人了。每次去医院的时候,他探头向里面望一眼,如果李亚玲在,她总是第一个发现王副厅长的到来,不论忙什么,她总是第一个打招呼:厅长,您来了,里间坐吧。

如果这时,医生值班室里只有李亚玲一个人在,他会毫不犹豫地走进去,坐在李亚玲对面,李亚玲就会汇报李兰的病情,他很专心地听着,然后说一些感谢之类的话。要是有别人在场,他只探探头,冲里面说,你们忙,然后就去病房看病人去了;

主治医生过一会儿一定会去病房,在病房里汇报李兰的治疗情况,这会儿是轮不到李亚玲的,她是替别人顶班,况且她也不是李兰的主治大夫,她没有这个权利。因为没有李亚玲在,他听起来就不那么专心,似听非听的样子,也没有插话的兴趣,听完了点点头,然后说:听你们医生的,你们看怎么治就怎么治吧。

走的时候,他仍忍不住向医生值班室看望一下儿,如果李亚玲在,她一定会站起来,走出值班室,来到电梯间门前,回头顾忌地望一望,她最后还是目送着王副厅长走进电梯间,一脸遗憾的样子,轻声说一句:厅长,走好。电梯间慢慢合上了,王副厅长的眼里也留有遗憾。

又一段时间之后,那个养病的医生上班了,李亚玲只能又去门诊上班去了。王副厅长来了几次都没有看见李亚玲,心里不免空空落落的。有一次,他忍不住问科主任:你们那个小李大夫哪儿去了?

科主任说:你是说那个李亚玲吧,她回门诊工作去了。

王副厅长就“噢”一声,向前走了两步又说:我看她挺尽职的,为什么不让她在住院部工作?

王副厅长随便这么一说,却让科主任怔了一下儿,这回轮到他“噢”了一声。

王副厅长又一次来到病房时,他如期地看到了李亚玲。李亚玲又被调回到病房工作了,调回的原因领导找她谈话时也说了,是厅领导对她印象不错。具体怎么不错,却没有说。

她心里非常感激王副厅长,王副厅长只一句话就改变了她的命运。她现在已经是李兰医疗组的成员了,这在以前她连想都不敢想的。在李兰住院期间,还有王副厅长来探视时,她显得热情、主动、大方。

现在的李亚玲似乎不避讳什么了,全医院上上下下,都知道王副厅长对她印象不错,既然这样,她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这层纸一经捅破,一切都变得平坦起来。

王副厅长每次来,她总是第一个站起来,用前所未有的热情迎接着王副厅长,然后轻车熟路地把王副厅长领到李兰的病床前,底气十足地介绍李兰的病情,又提出下一步治疗的方案,有、时科主任和别的医生也在一旁,有时不在。

王副厅长就背着手说:好,好,不错。

李亚玲受到了鼓励,她更加大胆和热情了,于是,她俯在李兰的耳边,阿姨长、阿姨短地叫着,又亲自给李兰翻动身体,就是站在李兰的身边,她的手也不闲着,不时地为李兰捏捏这儿,揉揉那儿的。有时还坐下来,为李兰削个水果,切成一块一块地喂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