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患癌母亲写给儿子(第3/5页)

行李大厅里,你端坐在爸爸行李车的高筐上认真审视着皮带轮上转过的行李,一副可爱的小大人神态,妈妈示意老兔子把儿子先送出来,可老兔子偏偏不理会,直等到行李都齐了,你们才出来。我伸手抱你,你陌生地看着我,我热切地把你抱到怀里,你却哭着扑向爸爸,爸爸笑着把你放到地上,你定定地站住了,两只小脚并不往妈妈的方向迈步。我张开双臂迎接你,你迟疑片刻,转身又扑到爸爸的身边,大脑袋插在爸爸的两腿之间,两手扶着爸爸的腿,依偎着撒娇,把妈妈看傻了……

还是那个家,还是那些玩具,进了屋子你却感到很新鲜,原来你长本事了。床上地上爬上爬下,左边上了右边下,前边上了后边下,前一天爬床还需爸爸妈妈帮一把,过两天就压根不用了。最让我惊讶的是,你自我保护的本能,尽管在床垫上摇摇晃晃一个劲地往床边走,但走到床边你会自动坐下来,身子一翻,顺着床沿往下滑。

我把你放到钢琴凳上,发现你可以稳稳地自己坐在钢琴凳上弹琴了。刚开始你有些迟疑,妈妈还有些懊丧:得,把儿子送走两个月,他连钢琴都不弹了。过了两天,妈妈又惊讶地发现,儿子现在弹琴,已不再像过去一样扑在钢琴上一阵乱弹了,而是另一种风格。你温柔地、专注地用两只手的不同手指敲击琴键,给妈妈表演古典派,唯有一点是不变的,儿子表演时,没有观众是不行的,妈妈得站在一边,时不时地拍手捧场道:太好了,再来一个。有时妈妈激动了,还给你伴舞,儿子会从钢琴上抬起头来,笑眯眯地赞许妈妈。等你不想弹了,妈妈只需把钢琴凳稍稍移开,你屁股一翻,转身又下地了。

你有意识地模仿大人,大约是从1岁开始的。儿子能模仿妈妈是很大的快乐,拍桌子、拍凳子、拍手,儿子学得快得很,妈妈翻手掌跳舞,儿子也学会了,妈妈跳舞又扭屁股,走路还摔跤,儿子也要学,结果屁股还没动,就坐到地上去了,笑得妈妈前仰后合。不过,亲爱的宝贝,没几天后,妈妈发现你已能很自如地和着音乐扭屁股了。

你还喜欢搬大东西给妈妈,在后面厨房做事的妈妈经常会听到儿子噔噔噔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兔子,你又给妈妈送东西来啦?”你的手里总是捧着个让你的小身体晃晃悠悠的大玩具,急切地想给妈妈。有一次,妈妈灵机一动藏到了睡房的衣柜,你走过了厨房又寻到卧室,但你没找到妈妈,你转身又急急地走到黑着灯的浴室门口,就哭了起来,等妈妈赶到时,你捶打着浴室的门正伤心呢。我一把抱起你:“兔子,兔子,妈妈在这儿呢。”亲爱的孩子,看着你依恋的神情,我感到儿子又回来了,还是那个从妈妈肚子里钻出来的小兔子。

在幼儿园过灯节

因为妈妈患了癌症,外公外婆来到德国,一步一步“接管”外孙。渐渐地,接送思坦上幼儿园成了外公的“专职”。可是外公只会几个德语单词,因此,外公有时从幼儿园接回的不仅仅是小外孙,而且还有各种内容的小条子,如:亲爱的黄女士,思坦没尿片了;亲爱的黄女士,思坦今天吃蔬菜有过敏反应等。有一天,外公又带回一张小条,不是一两句话,而是满满一篇,外公好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我读完字条后,宣布是幼儿园要过灯节了。

到了要过灯节的那一天,偏偏我还有重要的工作要做,离家前,我急匆匆抓起幼儿园发的字条又读一遍,向外公外婆分配工作:“妈,请你炸一盒虾片,一盒春卷,春卷要保温,下午4点钟接思坦的时候要热的,带到幼儿园去。爸,麻烦你拿着这个字条到大街角那个便宜的美国店去,给思坦买个灯笼,最好别超过10马克。”出门时,身后是爸爸妈妈的笑声:“10马克不就是40元人民币吗?在中国给孩子过节买东西也不止这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