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2/5页)

到了八月中下旬,我们就开始摘棉花了。每个奴隶都会提着一个麻布袋,上面用带子束着,挂在脖子上。麻布袋的开口差不多齐胸,底部几乎就要拖到地上了。每个奴隶还会领到一个大篮子,要带到地里摆在地头;篮子很大,能装下两桶棉花,麻布袋里的棉花装满了之后,就倒进篮子里。

如果是第一次下地摘棉花的新手,这一天会不停地挨鞭子。工头会不断地鞭打他,把他的所有潜能都激发出来,用最快的速度摘整整一天的棉花。晚上称重后,这个新手一天能摘多少棉花就一清二楚了。以后他每天摘的棉花重量都不能少于这个标准,不然就说明他在偷懒,免不了又要挨一顿打。

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摘的棉花重量不能少于两百磅。如果一直干这活儿的奴隶摘不满这个重量,必然要受鞭笞。摘棉花是要靠一定的天分和技术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有些人生来就特别灵巧敏捷,双手翻飞之间就已经摘下了好几朵棉花;但有些人就算再努力、再练习,也始终无法摘满规定的重量。后面这类人就会被派去干其他活儿,不再摘棉花了。我们种植园里的帕希是当时贝夫河畔出了名的摘棉花高手,她能以惊人的速度用两只手同时摘棉花,每天摘五百磅棉花对她来说简直小菜一碟。

每个人依据其第一天摘得的棉花数量被规定了不同的标准,但任何人都必须超过两百磅。我在这方面一直没能掌握技巧,要是摘满了两百磅就能逃过鞭笞;但帕希可不行,她就算摘满了四百磅,还是照样会被罚,因为她的标准不同。

长成后的棉株有五到七英尺高,每一株都向四面八方伸出许多枝杈,和相邻一排的枝杈交错在一起,汇成一片。每当棉铃竞相裂开的时候,雪白的棉花成片绽放,整片田地看起来就像是瑞雪初降,轻盈洁白,这种景象真是美极了。

有时候,奴隶会先摘一侧的棉花,然后返回时再摘另一侧的棉花;但通常情况下,会有两个奴隶同时采摘两侧的。摘棉花时,只摘那些已经绽开的,还没有开裂的棉铃是不能摘掉的,要等它们绽开后再摘。麻布袋装满后,就把棉花都倒进地头的篮子里,然后踩实。新手一定要格外小心,因为交错的枝杈很容易被折断;枝杈一断,上面的棉铃就会枯死。埃普斯老爷会毫不留情地鞭打折断枝杈的奴隶,他不会管你是不小心折断的,还是实在无法避让而不得已折断的,反正在他看来都是无法饶恕的错误。

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奴隶就下地干活了。白天唯一的休息时间是中午的十到十五分钟,算是午饭时间。奴隶们必须狼吞虎咽地吃完少得可怜的熏肉和玉米饼,然后继续干活,绝不允许偷懒片刻。晚上一直要干到天黑得实在看不清楚了才能收工;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往往一直要干到半夜。没有人敢停下手里的活儿,哪怕已经到了晚饭的时间;也没有人敢自说自话地回到小屋去。所有人必须要等工头发话才敢收工。

收工之后,先要把棉花篮子扛到轧棉房里去称重。不管一天的劳作过后多么疲惫,也不管此时此刻多希望能倒头就睡,奴隶在前往轧棉房的路上都完全顾不上这些,心里只有恐惧。如果棉花的重量不够、指定的任务没有完成,接下来就要遭殃了;如果今天超出了一二十磅,明天的标准就相应地提高了。所以,无论是摘多了还是摘少了,这一路上心里唯有忐忑和恐惧。通常情况下,要达到既定的标准已经是很难的事了,所以奴隶们也不那么希望提前收工。到了轧棉房之后先称重,如果不达标就受罚,然后再把篮子扛到仓库,把棉花像堆放干草一样堆起来。所有奴隶都要爬到最顶上,把棉花堆夯结实。如果当天采摘的棉花不够干,则不送到轧棉房去,而是先摊在平台上晾干;通常会摊成两英尺厚、六英尺宽的方形,上面盖上木板,中间留出狭窄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