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的荣耀(第3/4页)

这一只公鸡,算来已是“巴顿”第五了。它有着从前相当著名的血统,中国民间将它们那一品种的鸡叫“九斤黄”。它们中最大的公鸡可长到九斤。“巴顿”第五只不过是一只两岁多点儿的公鸡,却也快长到六斤重了。鸡之于人,吃起来还是母鸡肉嫩而香。当今之时代,“成年”的公鸡是极少见的了。竟长到两岁以上,可算是特别地侥幸了。它们大抵在是“童子鸡”的年龄,就被变着法儿吃掉了。这一只公鸡之所以能成为“巴顿”第五,乃因养大它的那位农村小学校的校长,是一位业余的摄影爱好者。他希望拍下一张“雄鸡报晓”参加省教育系统的摄影大赛。他拍了一组,并且获得了三等奖。他觉得他获得的荣誉也有他养大的公鸡的一半,故总不忍杀,一直庇护着它的生命。直至老剧务拐弯抹角地寻找到他家,说明要高价买下的诚意,遂爽快地达成了交易。在他想来,能出现在一部电影里,对他的公鸡不啻是“鸡生”中的一次辉煌记载啊……

按说物色演员是副导演的职责。但副导演说,她只从人中选过演员,没从鸡中选过。副导演是导演的妻妹,谁都拿她没奈何。任务又指派给道具员。道具员火了,说一只活公鸡算的哪门子道具!他是制片主任带入剧组的人,也是惹不起的主儿。最后任务落在了我们这位老剧务身上。他是托人情才进入剧组的,岂有拒不执行的道理?何况他也想证明自己的能力给全剧组看,所以作了定能胜任的愉快保证。真的完成起来才感到是那么不容易。前四次得而复失的过程,于这一个男人好比四次经历婚姻的夭折,已是身心疲惫了。“巴顿”第五对于他何等的重要,其实是不言自明之事。

他不敢再在城市里调教“巴顿”第五。带着它去往郊区“单兵散练”。一次次登上废弃的水塔,一番番失败且执着地放飞。“巴顿”第五也不过只是一只公鸡,畏高惧险和前四只公鸡没什么两样。起初它本能地在空中急转身,企图落回到水塔上。落不成,两只爪子便往塔体上抓,而双翅又不能停止扑扇。那情形像悬飞的蜂鸟,看了使人感到触目惊心。爪子将风雨蚀酥了的塔体抓出一道道爪沟。它的爪子第一天训练下来便已鲜血淋淋。剧务很是心疼它,然而再心痛也得狠下心来……

到了开拍那一天,导演问:“行了吗?”

五十余岁的老剧务默默点头。

他暗自祈祷上帝保佑“巴顿”第五,也保佑他自己。

那时他忽然相信上帝肯定是存在着的。

“预备!……开拍!……”

“巴顿”第五被从一幢摩天大厦的顶层放飞了。

它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在那么高的空中飞过的鸡。

斯时一轮光辉灿烂的旭日冉冉东升。

“巴顿”第五奋击双翅,飞得如雄鹰一般矫健和自信。它直朝着旭日飞去。它的影子终于叠在旭日当中了,也被摄在胶片上了……

摄影师大叫:“好!”

而导演竖起了拇指。

“巴顿”第五竟落在了电视塔上!它抖抖羽毛,突然地,朝着旭日引颈长啼——“喔喔喔!……”

导演一指摄影师:“不许停机!……”

摄影师当然不会错过那么难得的画面……

谁都没注意到,五十余岁的老剧务蹲在一个角落,双手捂脸,无声地哭了……

影片获奖了。

评委们都说,片中的公鸡为影片增添了许多艺术光彩。

老剧务也获了一项“评委会特别奖”。那是他获得的唯一一次奖,也是中国诸电影奖向剧务这一行颁发的唯一一次奖。此前,剧务在任何电影奖中都决然没有获奖的先例……

如今,老剧务退休了。他累了,干不动剧务了。倘中国电影业仍繁荣着,那么他其实还想干几年的,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