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门紧闭 第四章用上了粗暴的压制手段(第4/4页)

“看来,你对我所说的,不管事儿大小,都没什么兴趣,”克莱姆多少有点激动地说道。

“你误解我了,”她回答道,他的责备使她来了点神。“我只是在想事儿。”

“想什么?”

“部分是由那只被残烛的火焰烧死的飞蛾而引起,”她慢慢地说道。“不过你知道,我向来对你说的话都是很感兴趣的。”

“很好,亲爱的。那样的话,我想我必须去看看她。”……他很动情地说下去:“那根本不是一件我太骄傲而不想去干的事,只是有一种害怕,担心我可能激怒她,这才使我这么久没去看她。但是我必须采取行动。对我来说,这是种错误,竟容忍这样的事维持了这么长时间。”

“你有什么必要这么责备自己呢?”

“她一天天见老,她的日子过得这么孤独,我又是她唯一的儿子。”

“她还有托马茜嘛。”

“托马茜并不是她的女儿;即使她是的话,这也不能成为我的理由哪。不过问题并不在这儿。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去看她,我想问你的只有一句,那就是你是否愿意尽一切力量来帮助我——也就是说,忘记过去的一切;如果她表达出想和解的愿望,你就去半路上接她,欢迎她到我们家来,或者接受她的欢迎上她那儿去,行不?”

一开始,尤斯塔西雅紧闭嘴唇,似乎除了他所提议的事之外,她什么都愿意做。但细细一想,她的嘴唇的线条变柔和了,尽管并没有像它们应该显出的那么温柔;她说道,“我一点不会阻拦你的;不过在发生了这么一切以后,要我先走一步采取主动,那对我实在是要求太过了。”

“你从来没有详详细细地告诉过我,你们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

“那时候我不可能告诉你,现在我也不能。有时候在五分钟里发生的刺心的事是一生也忘不了的;现在这事或许就是这种情况。”她停了一会儿,又补充说道,“如果你从没回到自己的故乡来,克莱姆,那对你来说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它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

“三个人的命运。”

“五个人的,”尤斯塔西雅想道;但是她没把这话说出来。


[1] 原文为法文,为一法国俗语,意为从背后来的突然打击或一种背信弃义的行径。源自1569年发生在法国雅纳克的一场战斗中,法国的基督教新教胡格诺派的领导人孔德王子被他的天主教对手所捕获。尽管有诺在先不杀他,但结果他还是被处死。

[2] 指18世纪弗吉尼亚治安官查尔斯·林奇(1736—1796),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对亲英分子不按法律程序实施私刑,故此有林奇法(Lynchlaw)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