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寒来春复秋(第2/11页)

艳红也不便得罪他,只啐一口。

拖着孩子过去。

穿过小食摊子,什么馄饨、扒糕、吊子汤、卤煮火烧、爆肚、灌肠、炒肝,还有茶汤、油茶、豌豆黄、艾窝窝、盆儿糕……只听一阵咚呛乱响,原来是拉洋片的大金牙在招徕,洋片要拉不拉,小锣小鼓小镲吸引着满嘴馋液的男人,他们心痒难熬地,通过箱子的玻璃眼往里瞧……

“往里瞧啦往里瞧,大姑娘洗澡……”

待往前走,又更热闹了。

有说书的、变戏法的、摔跤的、抖空竹的、打把式的、翻筋斗的、荤相声的、拉大弓的、卖大力丸的、演硬气功的,还有拔牙的……

艳红找到她要找的人了。

关师父是个粗汉,身子硬朗,四十多五十了,胡子又浓又黑,很凶,眼睛最厉害了,像个门神——他是连耳洞也有毛的。

她指指身畔的孩子。他瞅瞅他,点个头,又忙着敲锣打鼓,吆喝得差不多,人也紧拢了。

娘爱怜地对孩子道:

“先瞧瞧人家的。”

脖套上一双好奇的大眼睛,长睫毛眨了眨。右手依旧藏在口袋中,只下意识地用左手摸摸自家的头颅。

因为场中全是光秃秃的脑袋瓜。

关师父手底下的徒儿今儿演猴戏。一个个脸上涂了红黄皂白的油彩,穿了简陋的猴儿装,上场了。

最大的徒儿唤小石头,十二岁了,担演美猴王,一连串筋斗,翻到圈心。

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居然把老孙漏掉?心中一气,溜至天宫,偷偷饱餐一顿。只见小石头吊手吊脚,抓脖扪虱,惹来四周不少哄笑。

他扮着喝光了酒,吃撑了桃,不忘照顾弟兄,于是顺手牵羊,偷了一袋,又一筋斗翻回水帘洞去。

关师父站在左方,着徒儿一个一个挨次指点着翻出去,扮作乐不可支的小猴,围着齐天大圣,争相献媚,展露身手,以博青睐,获赏仙桃……

观众们都在叫好。

小石头更落力了,起了旋子,拧在半空飞动,才几下——

谁知一下惊呼:

“哎呀!”

彩声陡地止住了。

这个卖艺的孩子失手了,坍到其他猴儿身上。

人群中开始有取笑,阴阳怪气:

“糟啦糟啦,鼻子撞塌了!”

小石头心中不甘,再拧旋子,慌乱中又不行了。

“什么下三滥的玩艺儿?也敢到天桥来?”

“哈哈哈哈哈!”

地痞闻声过来,落井下石骂骂咧咧:

“回去再夹磨个三五载,再来献宝吧。”

一个个猴儿落荒而逃。见势色不对,正欲一哄而散找个地方躲起来,但四方是人,男女老少,看热闹的,看出丑的,硬是重重围困,众目睽睽——这样的戏,可更好看呐。都在喝倒彩。

吓得初见场面的孩子们,有些索性蹲下来,抱着头遮丑,直把师父的颜面丢尽。

“小孩儿家嘛,别见怪。请多包涵,包涵!”

关师父赔着笑,在这闹嚷嚷的境地,艺高人胆大,艺短人心慌。都怪徒儿不争气,出不了场。抱着香炉打喷嚏,闹了一脸灰。还是要下台的——下不来也得下。

一个地痞把他收钱的铜锣踹飞了。

“飕”的一下,眼看那不成材的小癞子,又偷跑了。

关师父急起来:

“哎——抓回来呀!”

场面混乱不堪,人要散了。

小石头猛可站出来,挺挺地。

他朗朗地喊住:

“爷们不要走!不要走!看我小石头的!”

他手持一块砖头,朝自己额上一拍——

砖头应声碎裂了,他可没见血。好一股硬劲!

“果真是小石头呢!”

观众又给他掌声了。还扔下铜板呢。

他像个小英雄地,挽回一点尊严。

牵着娘手的孩子,头一回见到这么的一个好样的,吓呆了。非常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