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赏月渡长江吟联少女 闻弦过野寺笑接狂生(第2/4页)

水村看得正出神,忽然身边有个女子声音道:“这月亮底下的江景真好。你看那一只船在月亮底下飘荡着,好像一幅画一样,仿佛我就在什么地方看过这一幅画呢。”水村第一个感觉,连忙向舷外看去。果然见一只小船,扯着十成满的布帆,远远背着月亮而去。第二个感觉,便想到这女子说话,很是不俗,是个什么人?回头一看,这女子穿了米色的斗篷,头上簇拥半勾式的烫发,瓜子脸儿,溜圆漆黑的眼珠,敷粉之外,还点有胭脂,很有些丰致。斗篷里面,是一件葡萄点的花旗衫,在衣襟上,插了一支自来水笔。看那样子,不象是大家闺秀,也不是象风尘中人物,究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想起刚才在车站扶了一个女子一把,那女子也穿了米色的斗篷,大概就是她,这可别让人家发觉了,便掉过头去看江景。看到江头月色摇动,随口将成诗吟了一句“月涌大江流”。停了一停,那女子却也吟了一句千家诗“月光如水水如天”。水村不觉心里一跳,她倒有心和我说话?回转头来又一看,只见她右手两个指头夹了一根卷烟,弹了一弹灰,交给身边一个老妇人,撮着嘴唇,嘘出一口烟来。水村心想,若是一个女学生,不会在这种地方抽烟的,这不见得是个上等人物了,然而她刚才念了一句千家诗,似乎也不是一种普通女子。要说她是旅客,她又没带着行李。那一个靠她站住的老妇人,衣服虽然半新旧,也是一件黑绸长夹衫,决不是佣仆,但也不象是母亲。那有女儿这般华丽,母亲那样朴素呢?恰是怪事,她们又并不曾带着行李,也不象出门的样子。心里只管这样想着,眼中可就偷看了人家几次。

忽然人声一阵喧哗,船到了下关了。这时,水村鉴于刚才浦口那样受挤,不愿跟着人丛走,提了手提箱,三脚两步,就抢上行人的前面,由跳板上跑上了趸船。但是他到趸船上的时候,后面的人,也蜂拥而来,又抢着跑上了码头。可是自己一上码头之后,自己发现把那只提篮丢了,那提篮里面,虽没有什么值钱之物,但是零用东西,都是不可少的。手边钱并不多,到南京重新来制上一套,事实上是不可能,只有到轮渡上去找去。正待动脚,看看趸船上下来的人,一层压着一层,也万不能挤上去。在这种纷乱情形之下,就是挤到轮渡上去了,未必还能找着那提篮,这也只好罢了。手上提了一只箱子,沿着江边,无精打采的走着。

那江岸马路上的车夫挑夫,四处兜揽旅客生意,见水村走走又看看,似乎是个新来的旅客,两个挑夫,一个人扛着一根扁担,上面拴了一串麻索,将扁担横着一拦,叫道:“先生,到那里?我挑了去。”一个穿黑衣的人,将一顶盆式呢帽向后翻着戴了,两手将挑夫二边一分,伸着头,用手指了水村道:“先生,进城吗?路还远得很罗,坐我们的汽车去,好不好?”挑夫道:“说好了,我们送了去。”汽车夫道:“你讲什么鬼话?人家一只提箱、倒要你两个人挑了去?”正纠纷着,又伸过两个头来,叫道:“坐黄包车罢。”立刻之间,水村让这一班欢迎的工友包围了。水村道:“过去!过去!什么人也不要。你们不要揽生意,我是个穷光蛋。”

忽然后面有人叫道:“在这里了,在这里了。”水村回头一看,正是在轮渡上遇到的那个女子,那老妇人紧紧在后跟随着,提了那个籐篮。水村还不曾说话,那老妇将篮子提到面前,笑道:“先生,这是你的篮子吗?”水村道:“哎哟!真是多谢得很,我急于要下船,把篮子就丢了,难得老太给我送了来。”那些挑夫车夫,听他所说,出门的人,会丢了行李,这人对于江湖上的事情,至少有八成外行,便又挤上前,这个喊我拉去,那个喊我送去。水村笑了起来道:“朋友,你们是今天生意不大好吧?怎么只管来包围我。我花不起多少钱的,就是把我这只箱子和篮子全送给你们,你们也不够喝一餐酒。”那些工友们听他如此说,都哈哈笑了。那个女子站在身后,也微微的笑道:“这些人,实在也淘气。人家不愿要人送,何必去勉强人家。”水村听了她出来解围,心中倒是一喜,便装出要问不问的样子道:“这到清凉山的夕照寺去,不知道有多少路?”那女子已走上前两步了,便望了那老妇人微笑道:“那地方多荒凉呀,晚上能去吗?”那老妇人道:“就是白天去,那地方也没有人家的。”水村道:“我也听说那地方象乡下一样,倒不料是真的。”那女子道:“那地方晚上是找不着人家的,不如今夜在下关歇了,明天再进城。”水村点着头道:“多谢姑娘指教,我就这样办了。”那女子原是半向着水村说话,半向着老妇说话,水村和她道谢,她才将脸正式对着水村点头一笑。水村经人家送还了提篮,正想问那老妇人贵姓。那老妇人已是对女子道:“前面有辆野鸡车子在等客,我们赶上去罢。”于是这二人匆匆的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