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人们都叫我“橄榄”(第6/6页)

[17]赛义德·米勒克,具体生卒年不详,沙哈鲁国王在赫拉特的宫廷画坊总监,著名的细密画大师。贝赫扎德是个孤儿,从小就进入米勒克的画坊中学画,师从米勒克。贝赫扎德的早期风格完全受米勒克影响,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米勒克最杰出的细密画作品是为印度波斯语诗人阿米尔·霍斯陆(1253—1324)的《五卷书》绘制的插图,大约作于1485年。

[18]米尔扎·穆罕默德·哈依达尔·杜格拉特(1449—1551),历史学家,著有波斯文史书《拉失德史》,该书共两编,叙述了14世纪后期至16世纪中期中亚地区的历史,及其人文故事。

[19]即苏尔丹·侯赛因·巴伊伽罗(参阅第25页注[1])于1468年占领赫拉特为王,统治该地区达38年之久(1468—1506),他本人才华出众,也是位诗人,网罗了大批诗人和艺术家在自己宫廷中,“赫拉特画派”在他统治时期臻于鼎盛,贝赫扎德也在这时期创作了一系列伟大的细密画作品。

[20]苏非神秘主义认为肉眼是人认识真理的幕障,肉眼所看到的东西是幻,真理只能用心灵之眼去觉悟。一位细密画大师在失明之后画出的作品,往往胜过其失明之前,因为他已经超脱了肉眼的纷挠,达到了心灵的至境,完全凭着记忆去画。这种记忆被认为是真主先天赋予人而又被后天所蒙蔽,细密画大师经过长年的修炼,重新获得了这种记忆。一位杰出的细密画大师在自己的绘画中沉浸于真主的视角,长年的聚精会神,使画家本人的个人精神渐渐消融在了其心灵所觉悟到的绝对精神之中,进入一种寂灭状态,这时会获得一种时间的永恒感。这正是苏非神秘主义所宣扬的“人主合一”的至境。因此,一位细密画家的失明,往往被认为是真主的恩赐,是进入到安拉的“高贵的夜间”。见《古兰经》第97章“高贵”第3-4节经文:“那高贵的夜间,胜过一千个月,众天神和精神,奉他们的主的命令,为一切事务而在那夜间降临。”

[21]杰拉列丁:不详。可能是贝赫扎德的师傅赛义德·米勒克的尊称,意为“宗教的荣光”。

[22]晡礼:穆斯林一天五次礼拜中的第三次礼拜,时间是从日偏西至日落,共四拜。

优素福逃离佐列哈的情网

萨迪《果园》插图

作者:贝赫扎德

绘制年代:1489年

流派:赫拉特画派

原图尺寸:不详

收藏在开罗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