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妙的骗局(第4/31页)

五分钟之后,特鲁平顿・戈尔先生已经在表格上签好字,取走了他的那一联,把麻布包裹留下后,他便踏上了骑士桥附近的街道。他仍然赤贫如洗,只能步行回家。

用麻布包裹的那幅油画被放进了地下储藏室,在那里,它被标上写有“D 1601”的识别标牌。

十二月

二十天过去了,“D 1601”仍然包着麻布倚靠在地下储藏室的墙边,特鲁平顿・戈尔仍在等待消息。得到的解释很简单:工作大量积压。

与所有著名拍卖行一样,达西大厦拍卖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油画、瓷器、珠宝、佳酿、猎枪和家具,都是他们知道来路并已经过核实的。出处或来源的提示常常出现在预售目录中。“一位绅士的财产”是一件珍品的常见介绍。“来自于已故的某某的遗产”也很寻常。

有人不赞成对公众开放免费估价业务,其理由是,这样会带进来太多浪费时间的破烂货,而达西真正希望拍卖的物品又太少。但这一业务是其创始人乔治・达西爵士想出来的,已经成为传统被保留了下来。偶尔也有个别运气好的人,发现其爷爷留下来的一把旧银制鼻烟壶原来是乔治时代的珍宝,但这样的事毕竟不常有。

在早期绘画大师作品方面,鉴定委员会每两星期召开一次会议,由打着领结、生性挑剔的部门主管塞巴斯蒂安・莫特莱克主持,并由两位副手协助。离圣诞节还有十天时,莫特莱克决定清理所有积压下来的鉴定工作。

这次清理的结果是连续开了五天的会,最终把他们全都搞得筋疲力尽。

莫特莱克先生很看重画作送过来时所填写的厚厚的表格。他最喜欢艺术家的信息已经写明的作品,这样至少可以为最终的目录编写者提供一个名字和大致日期,这样作品的信息自然一清二楚。

他选定的可进行拍卖的作品被放置在一边。秘书会写信给作品的主人,询问其是否愿意按建议的估价出售。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在原先的表格上就会设定一个条件:该画作不得被挪往别家。

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作品的主人就要把该艺术品取回,不可拖延。放在这里是要钱的。一旦选定,并且在收到主人的出售授权后,莫特莱克就会挑选作品,放入即将到来的拍卖会,并据此准备目录。

那些塞巴斯蒂安・莫特莱克认为勉强可以通过的,由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家创作的名不见经传的作品,简介上就会出现这样的词语:“有吸引力”,意思是“如果你喜欢这类东西”;或者“不同寻常”,意指“一定是吃饱了没事干才创作这个的”。

在鉴定了大约三百幅画作后,莫特莱克和他的两位评估助手对没名气的作品的鉴定工作已经进行了大半。他只选了十幅,其中有荷兰阿德里安・范・奥斯塔德[5]画派的一件惊人作品,不是阿德里安本人所创作的,是一位学生的作品,但可以接受。

塞巴斯蒂安・莫特莱克从来不会为达西大厦选择拍卖价格低于五千英镑的物品。骑士桥的著名拍卖行是不经手便宜货的,而且,低于此价出售时,拍卖人所得的佣金也微不足道。小拍卖行也许会受理起拍价为一千英镑的油画,但达西大厦不会。而且,定于一月下旬举行的下一次拍卖会已经有了许多拍品。

在第五天临近午饭时,塞巴斯蒂安・莫特莱克伸伸懒腰,揉了揉眼睛。他已经鉴定了二百九十份破烂货,什么宝贝也没找到。看来,十件“可接受”物品是极限了。他对员工说:“我们要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我们不是慈善机构。”

“还有几件,本尼?”他扭过头去问身后一位年轻的助理估价师。

“只有四十四件了,塞贝。”年轻的本尼回答。他用的是大家互相熟悉的名字。莫特莱克十分坚持,为了营造亲密友好的工作氛围,在他的专业工作小组里,大家都要这么称呼彼此。即便秘书也要直呼他的名字;只有搬运工的称呼是用姓的,而他们都叫他“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