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奔马 第九章(第2/18页)

当某人引用熊本地方的藩学①——宋学的治国平天下理论,对祈请的神秘不屑一顾时,樱园这样说道:

“当今世上,治人者为凡人,被人治者亦为凡人。凡人欲治凡人者,有如汪洋之上,无舟欲救溺水之人。惟有祈请为浮宝,即拯救溺水者所必须之舟船也。”

樱园是一位博学的人,以真渊②、宣长③的国学为其根本,汉学领域饱读经、子、百家,佛典方面则熟知大乘、小乘,甚至对于兰学④也有所涉猎。樱园曾立志对内昭皇道,对外扬国威。可当彼理⑤来航时,当政者束手无策,却要把攘夷论转为倒幕⑥工具。樱园对当政者的这些权术深感厌恶,后来遁于世外,潜心研究幽玄之学。

他祈求神世复古,不满足于真渊、宣长等人对古典的解释,决心依据古典来阐明古神道,匡正世人心,使这个世界恢复为清明神世,以得天佑。也就是说,要实行古道,实践复古。他甚至还谈到了“希腊的苏格拉底”,表示赞赏这样的说法:道原本为无道之国所倡导,皇国虽然无道,却反而比之更为出色。

①江户时代诸藩为教育本藩子弟而设立的学校,也叫藩校和藩学校。

②贺茂真渊(1697-1769),江户时代的国学者,著有《万叶考》等书。

③本居宜长(1730-1801),江户时代的国学者,著有《古事记传》(1798)、《古今集远镜》(1794以前)和《源氏物语玉小栉》(1796)等书。

④自江户中期起,以荷兰语为工具研究西洋诸学科的学问。

⑤彼理(1794-1858),美国人,1853年率领美国舰队远航日本,迫使江户幕府打开门户与其通商。因其所率军舰均为黑色,议事件亦被称为黑船事件。

⑥江户末年,日本在野势力提出推翻幕府,还政于天皇。

神之道,就是祭政一政,奉侯现世人神天皇,与奉侯彼世的远古天神是一致的,祭祀都应该秉承神命而行,而秉承神命就要竭尽虔诚,这就只能依靠祈请。

这位热心的敬神家在其一生中,培养出了以太田黑伴雄为首的众多纯洁的信徒,这些门徒悲叹樱园故去时的情形,甚至可以与围着涅磐了的释迦的那些弟子相提并论。

今天,在先师故去三年之际,太田黑伴雄净心洁身,以一种紧迫的心情,进行这次祈请的神事。

颁布王政复古的诏书时,已经隐约看到了先帝孝明天皇的攘夷圣志得以实现的曙光。但天日却骤然间阴沉下来,随着年月的流逝,愈加推行开明政策直至今日。明治三年,原公爵、现亲王满公能久王被敕许赴德国留学。在这一年的年末,庶民佩带刀剑也被加以禁止。明治四年,准许剪发和废除刀剑,与外国陆续签定条约。去年明治五年则采用了阳历。今年正月,设置了以镇抚民众为目的的六镇台,大分县却发生了动乱。社会正向着与先师提出的政事之本义完全相悖的方向发展。与其说社会是在发展,倒莫如说正在倾倒、崩溃。希望落空,人心慌乱,污浊取代了清纯,鄙俗战胜了高雅。

倘若先师在世看到这一切,他会作何感想呢?倘若先帝在世御览到这一切,又将如何决断呢?

太田黑他们根本不可能知道,明治四年,当岩仓公爵出巡欧美时,同行的副使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在船上屡屡进行的关于国体变革的争论。副使们极力主张,为了与欧美列强对峙,日本理应实行共和制。

另一方面,由于明治五年神祗省改为教部省,接着又废止教部省而设置社寺局,使祖传的神社降格于和外来的寺院等同的地位,从而使得先师所倡导的复古与祭政一致的主张,几乎失去了实现的希望。

……现在,太田黑正要进行两项祈请。首先是加屋霁坚的志向,即所谓“以死谏当道,恶政须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