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奔马 第九章(第3/18页)

加屋想模仿明治三年萨摩藩武士横山安武士壮烈的死谏,全依靠进言,刀不血刃地制伏对方,在提交建议书后立即自刃,以死谏来达到目的。可他的同志们却对死谏的实际效果表示怀疑。

第二,当死谏不被采纳时,是否可以“夜暗挥宝剑,当道奸佞除”。太田黑也认为,如果神意就是如此,也就只能挺身而出了。

《祈请考》中建议以神武天皇曾使用过的坛酒或糖稀法来进行这项神事,可太田黑却依据从宇土的住吉神社传过来的伊势大神宫系统的祈请秘法,先把事先选妥的桃树枝削好,再剪下美浓纸粘附在上面做成纸幡条,然后写出留待答复承诺与否的咒文。

接着,再把写有“以死谏当道,恶政须革新之事,可也”的纸条一张,与三张“……之事,不可也”的纸条分别揉成纸团,使它们分不出哪个是可,哪个是不可,并将其置放在案桌之上,然后从前殿走下台阶,又从阶梯上到正殿,恭恭敬敬地推开大门,在正殿里那白昼的黑暗中曲膝而行。

烈日当空,正殿内暑热难当,蚊虫在暗处嗡嗡作响。阳光照到正在正殿门口叩头的太田黑的净衣下摆上。白色祭服的生绢裤裙沐浴着身后的阳光,宛若折叠起芙蓉一般。太田黑先诵读了大祓之辞。

神镜在幽暗之中泛着黑色的光亮。就像清晰地感觉到正从额头流向太阳穴的汗珠在耳边爬行一样,太田黑实实在在地感到,在这暑热难耐的黑暗中,神明正注视着自己。他觉得,叩击着自己心房的鼓励,直接变成了神的鼓励,在这正殿的四壁轰然作响。因暑热而困惫不堪的身体,期待着眼前那块全身心向往着的幽暗之中,有一种看不见的清纯,如同清澈、凉爽的泉水一般汩汩流出。

太田黑挥舞纸幡时,纸幡发出了恍如鸽子拍打翅膀的声响。他先用纸幡在案桌上左、右、左地摆动了几下,以示洁净,然后静下心来,将纸幡轻缓拂过案桌。

四个纸团中,有两个被粘在纸幡上离开了案桌。他打开这两个纸团,迎着门外照进的光亮,清楚地看见一个纸团的皱折之中的“不可”二字。另一个也是“不可”。

……诵读祷辞后,他开始进行第二项祈请,也就是卜问“夜暗挥宝剑,当道奸佞除”一事。

同上次一样,在四个纸团中惟一被粘上的那个纸团里,写的是“不可”二字。

迎接太田黑回来的四位同志,都低头恭候神明垂示,内中只有加屋霁坚一人在用锐利的目光窥视着太田黑那被汗水濡湿了的苍白面孔。38岁的加屋早已决定,只要符合神意,就一人自刃,以代同志们进行死谏。

太田黑什么也没说。终于,在最年长的上野追问下,大家才知道两项事情都不符合神意。

尽管没能得到神明的允许,可大家决心献身报君国的志向并没有改变。他们提出,应在神前重复誓言:今后更加竭诚祈祷,等候值日之神①赐予忏悔之日,只待时机到来,全体同志便不惜以身相报。接着,大家再次来到前殿,在神前把奉上的誓书焚烧成灰烬,浮在神水之上,再由大家相继喝下。

神风连的“连”,在熊本地方是乡党的意思,也是诸如坪井连、山崎连、京町连等培养武士作风的地方团体。樱园门下的志士们之所以被特别称为“神风连”,却不只是因为这些。据说,明治七年,在县厅举办神职人员考试时,这一派人的答案竟像是事先约好了似的,都是“若人心匡正,皇道中兴,则有如弘安年间平元寇,神风忽起,夷狄尽除”。考官一惊之下,将他们称作“神风连”,并由此叫了开来。

在这些志士里,诸如富永喜雄、野口知雄、饭田和平、富永三郎、鹿岛瓮雄等年轻人,更是在日常行动中如实地表现出这一派的精神——忌讳污秽,憎恶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