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7页)

“这不能说明他没疯,大概他已经疯狂到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没错,当然,完全有可能。”

“好了,我看我们总得制订一套行动方案。着陆以后我们怎么做?如果他没让飞机坠毁,让我们活下来,又该怎么办?我想我们该马上跑上去祝贺他这趟精湛飞行的成功。”

“还没到时候让你活下来庆贺呢。”巴纳德回敬道,“你就自个儿跑过去向他道贺吧。”

康维厌恶这种没完没了的争执,特别是那美国人总是一副冷静自得的样子,仿佛对一切尽在掌握。康维已发觉大家还远未对行动方案达成统一。不过显得烦躁不安的也只有马林森,这可能是海拔的缘故。稀薄的空气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康维就只是略感四肢有些麻木,但头脑却十分清醒,没有太大影响。当然,他也在一阵阵急促地呼吸清冷的空气。眼下的现实是令人恼怒的。但此刻他没有力气去抱怨什么。一切进行得如此有目的性,而又如此让人迷惑不已,完全摸不着头脑。

他凝视着壮丽的高山,一股热流通过全身——在这世界上如此遥不可及、与世隔绝的荒凉角落,竟然还有这般美丽的胜景。

这令他感到满意。喀喇昆仑山的冰雪外缘在北部天穹的衬托下更加显赫,变成凶险的灰褐色。群峰闪着寒光,它们的无边静寂才具有令人敬畏的肃穆。那些壁高千仞的无名巨山宏伟、苍莽,也许永远幸免于人类的攀登考察。它们让发誓破纪录者望而却步。

康维处于这些登山者的对立面;他总会看到西方人那种追求极致的观念中庸俗的一面。他并不赞赏那种“最高限度”,认为这比起那些徒有其表的架势也许要平凡得多。事实上,他不屑于过分去追名逐利,他已经对单纯的名利感到厌倦。

他对着这景致深思的时候,夜幕已经悄悄地降临了。浓重而柔和的暮色像染色工序一样由下而上地厚厚地铺展开来。然后,整个山脉渐渐淡化,一轮圆月升起,像是天上的点灯人,一座山峰一座山峰地点燃,直到漫长的地平线在蓝黑色的天空下闪闪发光。空气骤冷,风乍起,飞机颠簸不已。这一新的灾难令四位乘客的情绪又低落下来。

原先没有想到入夜后还会继续飞行,现在只有希望汽油快点耗尽了。而这显然要不了多久了。

马林森又开始为这事唠叨起来,可康维却不太愿意发表意见,只是说了自己大概的估计——因为他确实不知道,飞机最多能飞1000英里,而他们已经飞过了大部分。

“啊,他会把我们带到哪儿去呢?”那年轻人悲叹道。

“不那么容易判断,但有可能是西藏的某个地方。如果这些山是喀喇昆仑山的话,过去就是西藏了。看,那个山脊一定是K2峰,公认是世界第二高的山峰。”

“仅次于珠穆朗玛峰。”巴纳德评论道,“嘿,看,这才称得上是一景呢。”

“从一个登山者的角度来看,K2要比珠穆朗玛峰更难攀登。埃伯鲁奇公爵曾认为它绝对没有攀登的可能,因而放弃了K2峰。”

“唉,上帝!”马林森烦躁地哀叹道。巴纳德却笑道:“我看你就是这次旅行的官方导游了,康维。这我没意见,不过说实话,只要有一瓶白兰地,我才不管它是西藏还是田纳西呢。”

“可我们眼下该怎么办呢?”马林森又急切地催促道,“我们怎么会跑到这里来?这儿有什么目的?我简直不明白你们怎么还有心情拿这事儿说笑。”

“行了,就把它当做一种风景吧,小伙子。再说,要是如你所说,把一切事情的面纱都揭去,估计世界就没有任何神秘可言了!”

“这家伙准是疯了。我实在想不出任何理由能解释这件事了,你呢,康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