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存日记中的爱国者(第6/8页)

31日下午召西义显至吴震修家,告以高宗武向蒋汪之建议,请西义显赴大连,借满铁总裁松冈洋右之力,策动近卫,请其发动政治力量,以救东亚之危机。

西义显于﹝8月﹞10日早晨会见松冈洋右,说明来意。松冈默然听其报告后,大声斥曰:“你真多事,”松冈说明他的意见,谓现在大势已去,无法挽回。

但是最后,松冈还是叫西义显试试看——

松冈给了西义显一笔巨款和一封很长的介绍函,使赴东京见近卫。但他见近卫之日,上海﹝八一三﹞全面战争已起,故吴震修、高宗武、西义显等的谋和计划,已无从谈起了。

和平的幻梦自此完全破灭。但在没破灭之前,从高宗武到胡适,都努力力挽狂澜,要造一件奇迹。胡适本人,把这个奇迹的达成,完全冀望在高宗武身上,他在痴痴地等。胡适8月1日日记:

今早6点50分,蒋先生召集一个扩大纪念周,听说他报告的是中央军与飞机何以不上去的说明等事。

今天高君无报告。

与Fichex吃饭,同座者有一位Dr.Abegg,是记者。

这一天,日本飞机已经在郑州上空开始扰乱,局势是一天比一天紧了。8月2日,胡适记下他“要做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的细则:

寄梅先生约吃午饭。

回寓见蒋先生约谈的通知,先作一长函,预备补充谈话之不足。

主旨为大战之前要做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

理由有三:

一、近卫内阁可以与谈,机会不可失。

二、日本财政有基本困难,有和平希望。

三、国家今日之雏形,实建筑在新式中央军力之上,不可轻易毁坏。将来国家解体,更无和平希望。

和平外交的目标:

一、趁此实力可以一战之时,用外交恢复新失之土地,保存未失之土地。

二、彻底调整中日关系,谋五十年之和平。

步骤应分两步:

第一步为停战:恢复7月7日以前之疆土状况。

第二步为“调整中日关系正式交涉”——在两三个月之后举行。

在日本飞机猛炸南口的暴行里,胡适还在做这种“谋五十年之和平”的好梦,这真是标准的“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了!

战中求和

十六年前,王世杰对姚从吾和我回忆说,庐山谈话会,胡适抵达的下午,王世杰陪他去见蒋委员长,胡适表示:北方军人说政府不管他们了,他主战,以战争支持北方军人。胡适为一个工友题字,也提“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等主战字句。不料庐山谈话会以后,胡适又不主战了。胡适写了一封信给蒋委员长,请王世杰代转,王世杰拒绝,并写了一封信反问胡适,说他立场前后矛盾。胡适死前一个月,特别将王世杰给他的信,做了一份抄本,还给王世杰留存。王世杰又说胡适当时极力想劝蒋委员长避免对日本全面作战,他曾有书面意见托汪精卫转交。

王世杰所指的信或书面意见,内容自是胡适8月2日日记所包括的意思。

在卢沟桥事变前两年,二十四年(1935)6月27日,胡适先有过一封信给王世杰,表示他基本立场:

老实说……我们若要作战,必须决心放弃“准备好了再打”的根本错误心理。我们必须决心打十年的败仗,必须不惜牺牲最精最好的军队去打头阵,必须不惜牺牲一切工商业中心做战场,一切文化做鲁文大学。但必须步步战:必须虽步步败而步步战,必须虽处处败而处处战。此外别无作战之法。今日最好笑的,是政府诸公甘心抛弃北方,而天天装饰南京,好像南京是没有危险似的。此种气象真使全国人都感觉难受。总而言之,今日当前大问题只有两个:(一)我们如可以得着十年的喘息时间,我们应该不顾一切谋得十年的喘息时间:(二)我们如认定,无论如何屈辱,总得不到这十年的喘息时间,则必须不顾一切苦痛与毁灭,准备做三四年的乱战,从那长期苦痛里谋得一个民族翻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