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3/5页)

“啊?”

朱厚照原本以为沈溪是想好对策后才来跟他说事,却不知沈溪只是前来说出心中构想,并不是早就制定好完备的计划。

朱厚照稍微思索后,问道:“之前说一两万兵马去就足够,现在看来,还得再增派人马?那不是说,要几百条大船?”

沈溪点头:“大明距离海外银矿之地,怕是几万里之遥,船只不够的话,临时补兵来不及,难以征服夷狄。”

朱厚照吸了口凉气,道:“本来以为万里之远已了不得,这几万里怎么个走法?去了之后是否能回来都难说……话说太宗时曾派人下西洋,他们为何就没找到这么好的地方,还是说……以他们的进展,尚未到盛产白银之地?”

因为郑和下西洋的卷宗早就失传,至于是被刘大夏弄丢了,还是说真的是因保管不善损毁,现在沈溪没法求证。

沈溪只是摇头:“微臣不知。”

朱厚照又盘算一番,最后感慨地道:“若是先生亲自去的话,怕是只要个几千人就能搞定,不过朕离不开先生。那海外不毛之地,派出人马跟放逐没什么区别,这件事容朕好好考虑一番。”

……

……

朱厚照是有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的想法,但对于如何落实,心存疑虑,因为他对大明以外的情况所知甚少。

沈溪对此很了解,经历过后世信息爆炸的人,在这时代用精通天文地理来形容也毫不为过。想要完成工业革命,非要以对海外掠夺为基础,因为很多资源大明都欠缺,就好像银子这种可以作为本位货币的金属,储量最丰富的就属美洲。

就算跟佛郎机人重归于好,靠佛郎机人运银子来跟大明贸易,大明所得银子依然不足以支撑起整个社会所用。

为了银矿之事,沈溪不得不劳心又劳力。

恰在此时,有关河南巡抚、左右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的定罪也出炉,这些犯事的官员基本被判斩立决,沈溪只是在三司会审后上达天听的奏疏中署名。

梁储和靳贵在这件事上没有请示沈溪,毕竟三司已出结果,只需要皇帝决定便可。

如今外人更在意的还是有关张苑的处罚,可是最后的上奏中并未提及张苑的名字,似乎真要把此人另案处理。

朱厚照这几天都在为增加国库收入而“发愁”,说白了就是他现在想要更多的银子,可惜的是沈溪给了他希望后数日都未入宫,趁着三司议定贪墨案时,朱厚照干脆又把沈溪召进宫商议。

有关河南巡抚等人的罪行,朱厚照没有任何意见,甚至还咬牙切齿地表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只是到了最后,朱厚照装作无意中问及:“怎么最后的罪犯名单中,少了一个人?”

沈溪道:“陛下说的可是张苑张公公?”

朱厚照气恼地道:“就是这狗东西……他不思皇恩,居然做出贪赃枉法之事,为何不直接将他定罪处斩?”

沈溪反问道:“陛下真要杀他?”

一句话就把朱厚照的腾腾杀气给硬压了下去。

朱厚照突然间变得很犹豫,回想起张苑的种种好处……朱厚照在对待一些对他看起来忠心的故人上,始终下不去狠手,显得瞻前顾后。

沈溪道:“要杀一个张苑不难,难就难在他是陛下派去赈灾之人,若被天下人知道,陛下派去的钦差是个贪赃枉法的无耻之徒,只会觉得陛下用人有问题。”

朱厚照点了点头:“那就换个方式,直接赐死算了……如此事情就不用声张开么?”

沈溪行礼:“若陛下决意要杀张苑,尽管下旨。”

“这件事先生做不行吗?”

朱厚照不忍心对“忠仆”下死手,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望向沈溪,好似在说,人还是你去杀,我在旁边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