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甚幸,至治之君也!(第3/4页)

李纲这个态度就表明了他在坚决反对赵桓的政令。

并非反对赵桓建立大宋钱庄的想法,而是反对赵桓对内帑的不断削减。

李纲是大宋的宰执,而且是那种不结党的独臣,他想要做一个道德圣人,不愿意自己身上有污点。

他还想要跟着赵桓励精图治,改变大宋目前的困局。

这都决定了,他需要一个强权皇帝来支持他。

军、政、财全部强权的皇帝!

赵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那么举手表决吧。先表决第一项,令商部陈冲,组建大宋钱庄的事,同意的举手。”

几位重臣统统举手,表示同意并支持赵桓的这个政令。

大宋钱庄现在还叫钱庄,过两年说不定叫什么名字,而陈冲,过几年,绝对能就站在了朝堂之上。

郑望之俯首说道:“官家慧眼啊!这计省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货币的问题,唯有解决了货币之事,才能顺利的解决其他问题。官家果然是官家。”

柳成卿笑道:“甚幸,至治之君也!”

“官家英明!”几位朝臣不太整齐,却极为真诚的说道。

赵桓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们呀,就知道拍马屁,拍的朕都信了。”

“好了好了。表决第二项决议。”

赵桓顿了顿,他脸上忽然露出了笑容,刚才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个不错的主意。

他笑着说道:“内帑票号钱庄归商部之事,不同意的举手。”

朝臣们的缓缓的抬起头看着赵桓,他们看着官家脸上的笑容,眼中尽是疑惑。

不是应该是同意的举手吗?

同意的举手,和不同意的举手,天差地别。

同意的举手,即使不举手也有保留自己看法或者说弃权的含义。

而赵桓这一招,不同意的举手,就有些意思了。这表示明确的反对!

李纲等人互相看了两眼,官家这是耍赖啊!

赵英缓缓的、颤抖着把手举了个半截,在赵桓目光的威胁下,又将手缓缓放下了。

李纲笑了笑,将手举了起来,说道:“官家,臣不同意。”

李纲一带头,其他的几位重臣终于松了一口气,也都把手举了起来。

“行了,把手放下吧。朕跟你们说道说道这内帑的事。”赵桓看着朝臣们的表现,知道这不是抖个机灵,就能把事情解决的了。

赵桓的理由依旧是那个不愿意制造利益团体,不愿意给大宋添加隐患的理由。

他说了很久,朝臣们的脸色开始犹豫。

显然官家的担心是存在的。

“不如这样吧,官家。票号和钱庄归了商部,让陈冲拿去组建大宋钱庄,这臣不反对了。”

“但是这收益,就是存储管理的财资,归内帑所有,如何?”李纲想了个折中的法子说道。

大宋的票号和钱庄的存取钱业务,是要收管理费的,和某宝某微的手续费差不多。

但是性质不大相同。大宋的钱庄的存钱是不能用作贷款和投资,所以收益仅有保管费用。

而且某地大规模支取的时候,调运银两和铁钱供此处支取,还要承担运费和运输的风险。

获利有一些,但不是很多。

某宝某信,拿着钱,可没少搞投资。

赵桓看着李纲坚持的神情,知道今天这事怕是绕不过去了。

自己找了个好宰执,可是这个宰执有时候让人有些头疼。

但是人是他自己选的,他硬着头皮也得接受李纲的反对。

他笑着说道:“那今天的常朝先到这里,陆少卿,把今天朝议的内容整理好,朕晚上要看。”

“诸位也辛苦了一上午了,下午还要忙一下,回去之后,把大宋钱庄的事,定个章程出来,大家各抒己见,明日常朝,再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