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献文+猪猪(第2/5页)

李氏死后一直惦念着儿子,拓跋弘也想起了她,只是不知道该去何处寻找。

人间过去了数日,给他议定了封号,献文帝。

拓跋弘有一点点不高兴,他自认为能为能武,(读书、骑射、治国、打仗、生儿子)五项全能,当了太上皇还亲自追着柔然驱逐到千里之外,怎么说也该给个武帝的封号啊,不能称为道武帝,前面再加字也行。

拓跋濬劝儿子:“献武帝只有一个,在那边坐着呢,很不吉利。”

慕容德没有听见这句话,听见也不在意,他活了七十岁。

拓跋弘看到两里地外的另一个镇子,还有硕果累累的大树:“那边是什么地方?”

“是其他皇帝们的居所。”

“他们种了果树,好像是桃子,还有其他水果。我们为什么不种?”

拓跋焘惊讶了:“你能看清楚?”是我眼神不好吗,我只能隐约看到有个镇子。两里地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要想看清楚还挺不容易。

别的皇帝有眼神好能看清楚的,善于涉猎的不仅臂力强,眼神也很好,他们不和别人说,自己种了果树,果然打仗时被人拔了。侥幸存活的小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开花不结果。

因为他们不会授粉。蔬菜和麦子可以互相摩擦和依靠风媒授粉,果蔬的花朵密度没那么大,必须要人工用毛笔戳戳戳戳戳。

扶苏当年种水果时,第一年只开花不结果,和左邻右舍一起研究了好半天,这才知道得自己动手。

扶苏种东西成习惯,现在还在匠作监里种了一些不用费心的东西,准备做点炒饭,出门就掐了香菜和葱,再从房檐下拿一根腊肠,从坛子里捞一块泡姜,这汁水酸香,姜泡后还是很辣,都切成碎丁,舀一勺牛油爆香腊肠丁泡姜碎,把剩饭往里一扔,快速翻炒。

在加上去买的一罐羊肉汤,非常适合犒劳辛苦工作之后的自己。

匠人们则不同,他们拿了格外的赏钱放假休息去了。

没过多久,李氏听说了皇帝死去的消息,想着可能是自己的儿子,就到阎君殿前哭着询问,是我儿子死了么?得到的准确的答案和方向。于是哭的更惨了。

美人不论怎么哭,哭得有多伤心,捶胸顿足,依然是美人。

打盹的皇帝忽然闻到一阵香风,很有可能是绝色美人的微风,睁眼一看,果然是。立刻高声问:“你是谁家的美人?来找谁?”

李氏举手遮住脸,期盼又踟蹰:“魏国皇帝……拓跋弘在这里吗?”

“呵呵。不知道。没这人。”慕容家的皇帝立刻躺下去继续睡觉。

李氏没有放弃,看这里的房子都是贴着外围盖的,大多都围成一圈,就绕着这镇子走了半圈,向里面张望哪一个像我儿子。

拓跋弘看到她时心中也是一动,有种奇怪的感觉,只觉得和画像上有些相似,只是比画像更美十分,下意识的站起来。等到美人哭着叫出自己的名字,这才确认了,真是自己素未谋面的母亲。

母子二人隔着屏障痛哭了一阵子,李氏递进去一包自己这些年做给他的衣服,此后拓跋弘一个月没搭理拓跋珪,谁让他定下了去母留子,对父亲也有些怨念,政策都可以改,哪有不变的法律?怎么就是不能改。

拓跋珪:“汉武帝和魏文帝(曹丕)都这么做,挺好的。”

苻健:“都灭国了。”

拓跋珪大怒:“不这么做的也灭国了!”

这话说的多有道理,在这个镇子里越来越趋于和平共处,因为大家发现,信佛的被人砍死了,信道的也被人砍死了。基本上所有人要么是被杀,要么是疾病缠身,要么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反正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拓跋家的其他人都劝拓跋濬把李氏叫进来,取代冯氏,拓跋濬却认为冯氏未必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可能只是有什么误会。说不准是奸臣对拓跋弘污蔑太后呢?贵为太后,又是一个聪明女人,她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都说了是宠臣,不是男宠,皇帝也有宠臣,有几个睡过觉的?只有汉武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