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献文+猪猪(第3/5页)

其实他没想过,李氏也不想进去陪伴他,她本是宋人,不幸被王爷掠去,又辗转进了宫,摆脱了宫女的身份,却又不幸生育了皇长子,早早丧命。现在好不容易回到父母身边,又每年有大批祭祀从天而降,疯了才去服侍别人。更重要的一点是,天子这身份至高无上,命令不容违抗,重要是天子而不是谁是天子。

拓跋濬对其他人说:“我并非好色之徒,但冯有的姿色、才智更胜过她。”这女人没有什么特殊的才智,漂亮又老实,和皇后说话却更愉快。现在儿子也说不准到底是太后暗害他,还是官员暗害他,亦或是睡梦中忽然暴毙,他一开始怀疑的是太后,仔细推敲一番却觉得很不合理。

他父亲很想揍他一下,但是儿子又帅又年轻气质又好,还节俭勤劳,下不去手啊!

究竟是不是冯太皇太后毒死了太上皇,这种事有一种探查的方式,那就是有没有人以此为名征讨她。如果真是冯氏下手,她能收买皇帝身边所有的从人?她能做完事之后不走漏风声吗?以拓跋弘的仁爱,就没有忠臣说出真像告诉诸王?皇帝下葬之前还要让皇室瞻仰遗容呢,如果是毒死的、杀害的、必然有痕迹。

拓跋家那些人就这么老实?看太后杀了太上皇就由着她杀?就没有想篡权的,趁着寡妇和小皇帝当政,打着为皇帝报仇的名义谋反?

没有,那就说明皇帝死的没有谜团,连一点可怀疑的地方都没有。

拓跋弘每日三省吾身:我怎么死的?我到底怎么死的?我种的东西长得好慢是不是缺什么东西?

对于太后有男宠这种事,祭文决不会写,镇外那些人未必能打听着,这种事朝中官员隐约知道,但要在浩如烟海的死鬼中找出几个官员不算难,当官的身上都有种骄横且目中无人的气势,让他们和人八卦太后的私生活却比较难。

现在的情况很神奇,宋国人死下来都说北魏的皇帝是被太后毒死的,北魏的人死下来就说皇帝暴毙。

给讨厌的人传谣造谣是一种本能。

正如现在有人传说刘彧不能生育,七八个儿子都是偷来了。

但更多人的关注不在人间,人间太遥远,太不切实际,更值得关注的是现在新流传起来一些书和画册。

地府不是子承父业,是人们继续进行生前的工作,除了去做鬼差的人之外,农夫继续做农夫,木匠继续做木匠,妇人继续养蚕织布,屠户的生意和收入差了很多。

有些落魄文人在生前以画妖精打架的小图和写一些不可描述的文章为生,这种东西质量很差,用的不是好纸好墨,更不会保存下来留名青史,但足以糊口。他们的字体差,不足以卖字,写经史子集相关的赋论写不出来,写起这些东西倒是绘声绘色,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融为一体,最爱写仙女爱才子的故事。

地府卖这种东西的小贩耀武扬威的打出幌子‘光棍乐’,有些人不知道,以为是卖痒痒挠的。

很快就找了偏僻的城镇,开了一家大殿,后面印,前面卖。鬼魂们虽然是有心没有硬件,却很爱看,卖的极贵。贵的好些个有过起义/谋反经验的鬼魂想揭竿而起,打破店门瓜分了这些东西,各自去乐呵一番。

鬼差们如何追索这些东西,抓人不必细说。

刘箕子和王嬿一向喜欢收集房中术,有不知内情的同僚、下属推荐了这家店,二人趁着休假去了一看,这好像对地府的风气很不好,诲淫诲盗。买了几本,拿去阎君殿处打算禀报一下民情。房中术教的是姿势和练炁,是修行的一部分,而这种东西讲的是剧情!是书生和官宦人家的小姐!

刚进门就看到阎君桌上堆了高高的几摞书,手里拿着的封皮上写的正是这同一系列的书《白日梦》、《羊羔记》、《搜艳记》、《续桃花源》、《韩寿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