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安史之乱(第2/4页)

“来屋中一叙。”

李治留恋的看着父亲的背影,没别的,就是慈爱而英俊:“我阿耶真是太俊了。”

武曌还是很矜持,她还得注意避嫌:“嗯。太宗一向神勇。”

李渊百无聊赖的扒拉着弓弦,倒霉孩子处处抢我的功劳,就连钱名都偷走了,戏台上说太宗开国,太可恨了,我还得在这儿坚持保护他,我可是最不幸的开国皇帝。汉朝那些人虽然吵吵闹闹,却都很尊重刘邦。过去威胁杨广还不让我去,说是在这里策应,保护他,啧啧,当年就是这套。

长孙无病有点担心,手里无意识的捏着李旦的胳膊,掐的他有点疼,又不敢说。

隋唐两家的皇帝进了屋里,分宾主落座,开始瞎聊。

先从人间风气败坏,世风日下,满朝文武与优伶没有差异,忠良被排挤开始。三人高谈阔论一番,把人间的情形大大的贬低了一番,转而又谈论起李白与王维这两大诗人。

转而说到历史上那些觊觎儿媳妇的皇帝们,譬如现在较为流行的‘密建游宫’,讲楚平王霸占儿媳妇,这出戏本来少有人唱,最近突然爆火。

随即是世事难料,人年轻时是好人、年老时突然变混蛋,年轻是大混蛋,忽然就洗心革面好好做人,这种事实在是太多太多。只可惜学坏容易学好难。

独孤伽罗叹息道:“人最难的莫过于从一而终。”

李世民坦然的点点头:“不错。更难的是国家传承千秋万代,每一年都极其艰难,不到死时,没有大功告成。自从武周开始,之后的每一年我都当是天帝厚赠。倒不是为了我,是怜黎民之苦。”

杨坚竖起大拇指:“磊落坦然,真乃大丈夫。那盟约的确应该改一改,以后杨广不会再登门嘲笑。”

李世民有点遗憾的点点头:“文帝心胸过人,能推己及人,令我汗颜。”

独孤伽罗继续扮黑脸,按照计划好的说:“且慢,只怕你们正当时令,都有些杯弓蛇影。再加上武曌多疑好事,你们倒霉,可不耽误阿摐找乐子。事情一开始,只怕是停不下来,李隆基将来不知道能活多久,执政如何,能不能迷途知返。若是不能,以后他笑一笑,早上打个招呼,你们也要觉得是在讽刺。”

李世民仔细想了想,差不多是这样。但在一定范畴内的讽刺他能接受。

杨广:“即便我不说,刘欣一样会说。”

“那不要紧,他不姓杨。”有传言称,杨贵妃是杨广转世,败坏李唐江山。

双方就此重新签订了协议,可以随意笑,可以骂李隆基,但骂人要点名,少往他祖宗身上捎带。

唐太宗起身要往外走,杨坚送到院中:“不送。”

“且慢。闲来无事,不如切磋一番?”

杨坚略一沉吟,他也得想方设法知道对方的实力,杨广只能看到镇内发生的事,下属们只能盯住比较有本事的宗室,盯不住神鬼:“好啊。”

统称的唐刀有四种,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墓中都有。

二人飞离帝镇,选了一个僻静无人处,过了一个时辰,衣衫褴褛的回来了。

杨坚对独孤伽罗:“我赢了。”

李世民对长孙无病:“我赢了。”

……

李隆基又给刚死的大哥追封了一个让皇帝,李宪的儿子百般推拒,未果,只好服从皇帝的命令。

李宪一辈子小心谨慎,低调朴实,只和兄弟们一起玩,不社交。每每站在宅院中远看花萼楼,就觉得皇帝也在楼上看着自己。追封的速度有点慢,他已经在地府安顿下来了,鬼差又来询问他的意见。

“不便僭越,等到皇帝降到阴间,我再去拜见祖先们。”别真把自己当皇帝的,追封的啥都不是,要谨慎。

李渊特意来找他:“这叫什么话。李隆基究竟如何?这是你爹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