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第4/5页)

“春秋战国的能臣谋士投胎到人间,由此引发群雄逐鹿楚汉相争。汉朝的名臣投胎去人间,由此三国鼎立,十六国纷乱不休。他们有能力,想要荡平天下,却各为其主。”

这才是问题关键,他们大可以逆着局势回到人间,源于灵魂中的能力也不会被肉体磨灭,但去了人间之后呢?会受到立场的影响,也会受教育的影响。丞相之子会忠君爱国,节度使之子难道不想自保?不想逐鹿一方?

“谁也不知道二十年会发生什么事,人间从来不缺忠臣良将和勇士,缺的是用他们的人。倘大厦将倾回天无力,皇帝昏聩奸佞当道,即便管仲乐毅在世,诸葛亮王猛常随左右,武庙名将分列十六卫,也无能为力。”

现实残酷先不用提,这个人员安排真是棒棒哒。管仲能给国家搞钱,诸葛亮王猛搞好内政,剩下就是打仗了。

嬴政沉默良久,想起自己特别想要的李牧。这话说的不假,六国并非没有人才。

于是就把这些话告诉他们。

人间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埋没着,皇帝只要用心找,仔细用,可以中兴。而且你们计划的太简单了,投胎去之后,很难说父亲会不会获罪、被夷族。

话说的没错,但这道理他们看的比阎君清楚,早就考虑过了。拦住他们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投胎去依然随机,看气运,虽然他们有九成九的概率会成为人——还有0.1成的概率变成祥瑞——但若是随机到了桃花源记那样的地方中,岂不是白去一趟?

嬴政叹气:“投胎这件事如果不随机,不要让某些愚昧的牲畜投胎成人,天下就太平的多。”

“就是!”

“那不行,要投胎的魂魄和人的数目不相等。”

“我是说如果。”

“如果是这样就好了。”刘庄从桌子下面掏出一份卷轴:“内人近些年(二百多年)间看了小说无计其数,自己也动笔写了一份,拙作,诸位见笑。”

明德·特别爱写点什么·马皇后写的小说。写地府对人间严加管控,不达标的人禁止投胎成人,长此以往,人间充满了圣人一样的精魄,矛盾和纷争变得非常柔和,再也没有人存心害人、损人不利己。遇到外地入侵时人人奋勇争先,万众一心。

阎君们传阅之后,用‘你妻子真是天真可爱’的眼神瞅着他,随即继续低头工作。

……

张议潮还未彻底恢复祖辈的荣光,但也已不再是奴隶。他的军队取名为归义军,‘唐’的大旗再次飘荡在孤城上,吐蕃一次次前来攻击,归义军早已破釜沉舟,凭着一腔孤勇和指挥得当,屡战屡胜。甘州、兰州、瓜州等附近州城的唐民听说了归义军的大名,纷纷起义呼应。

恰逢吐蕃的丞相和将领内斗不休。

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张议潮几岁开始,期盼大唐神兵天降,十几岁时,感生民疾苦,三十多岁时,决定自己成为大唐,把大唐带到这里来!

张议潮必须要让三千里沙漠之外的大唐和陌生的大唐皇帝知道这里的消息,所有人都相信大唐不会放弃边关,十路使者分批出发,要向那位从未谋面的皇帝传达捷报,这是玄奘和悟空两位大师曾经走过的路。

越过无边草原、沙漠戈壁,有九组人生死不明。

最终,只有悟真和尚一路到达了遥远的天德军,消息被送到长安,和尚也被送了进去。

路途遥远,他到天德军时已经是两年之后,大中四年,李忱正在宫里彻夜读书,他始终紧张,脑子里的弦始终紧绷,既担心失去帝位,又担心没能当好皇帝。勤政+努力读书+以游猎的名义出门微服私访都不能让他安心,还想悉知天下各州郡的内情,正想找一个人来秘密的为自己编撰资料,把天下各州的风土人情以及民生利弊全都整理好,这样大臣再来奏对时,不信他们不敬畏皇帝,不信他们对民生疾苦不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