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第3/4页)

赵光义被儿子满脸无所谓气的差点死过去。这是什么情况?如果她没有儿子她能当皇后,当太后,临朝称制吗?憋得脸色发紫,欲骂又无从下手,最终只是狠狠的踹了他一脚:“你真是造假成瘾!”天书也造假,祥瑞也造假,皇后生儿子也造假。看看魏征怎么劝唐太宗!佯装生气来试探大臣都不行是自取灭亡……气的肝疼。

赵恒熟练的抱头趴在垫子上。他踹由他踹,我自岿然不动。

……

她询问前朝武后是什么样的人。当然读了(旧)唐书,知道她做了什么,只是有些心动。有小官劝刘太后为自己家立庙——这是皇帝的待遇。又有权知开封府的程琳劝进,献上《武后临朝图》

百官中,只有一个人敢说话:“让皇帝怎么办?”

刘娥想想丈夫和儿子,虽然宋真宗的爱好气的她不行,但他确实是个好丈夫,情深义厚,始终不曾变心。当年从能歌善舞的贫女,一直到如今,难道能忘了先帝吗?儿子傻呵呵的,性格不错也很好学。将来母子反目,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龙椅坐着,龙袍穿着,玺印在手,何必计较许多。为人应当务实。当即撕碎奏折,在地下。

赵祯也很感动,暗下决心:我再也不计较太后不让我吃鱼虾的事了!我娘挺好的!

武曌心里咯噔一下。本以为是志同道合的小姑娘,结果……

赵恒在地下得知这消息,大哭捶地:“娥子不负我!!”

然后刘娥就和群臣僵持了很久,勉强去掉了十二章纹中的两个,也不戴佩剑,坚持穿着龙袍去太庙祭祀了。

赵祯:行呗~多大事啊,日常都穿着呢。

=其实太后穿什么衣服去祭祀太庙,阴间不会知道。收到的只有祭文和祭品。

奈何还有一些热心人士前往通知,不是郭荣,郭荣现在忙于事业,小罐茶的茶叶卖的不是很好,但有很多人为了精致、超薄的小罐子来卖茶叶,并要求他单独卖罐子。

他们制药、和香、收藏珍珠或沉香、乳香都需要这种异常精致的小罐子。带茶叶的买回去了得一罐罐的喝出来,有些等不及。

这些矫情鬼还要自己在瓷胎上写字、题诗。故作风雅,坐在店里喝茶,听大伙计应付这些人都觉得不耐烦。

已经被宋朝兄弟二人排挤走的五代皇帝兴致勃勃回去告诉他们:“刘娥穿了衮服去太庙祭祖。”

匪夷所思,但确实有可能。不过看看说话之人是谁,又觉得不可靠。

赵光义:“虽说兵不厌诈,你也不必做此可笑的谣言。”按照人间的传闻,我们住在自己的陵墓里,太庙祭祀时会被香火和诵读祭文召唤过去享用香火,她敢吗?

由于拿不出可靠的证据,只能悻悻而归。

二月祭祀,三月重病。

赵祯:我的妈呀┭┮﹏┭┮

王安石的年纪也不大,与他同年出生的有个小孩叫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野,二人住的也很近。

又一次王安石在舅舅家见到了方仲永,请他写了几首诗,发现也就那么回事。

赵元俨——赵光义长子,赵恒疯掉的大哥——前期曾经反对过刘娥,后期继续低调宅。悄悄告诉皇帝:“陛下的生母另有其人。”赵恒对这位大哥很好,经常给送祥瑞和道士,听起来有点奇怪,但那的确是皇帝的好意。

一调查,确有此事!赵元俨说的不多,别人以己度人,猜测是刘太后毒杀李太妃。

赵祯:虽然换了一个人,还是能说这句话。我的妈呀,o(╥﹏╥)o

立刻派兵围困刘娥的娘家,同时不顾百官反对,坚持开棺验尸。

李宸妃面貌如生,穿的皇后的礼服,虽然没有以皇后的名义下葬,棺椁也不是皇后的级别,但已经很优厚了。李妃最大的优点就是心情平和,她衣食无忧,整日悠闲的打发时间,这只要想得开就是好生活,她想得很开,比起做宫女到老了穷困潦倒,或是还得辛劳的服侍皇后,如今非常好。去为皇帝守陵一样是大屋华服美食,闲的没事绕着陵墓溜溜弯,现在的相貌看起来挺年轻,并无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