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第2/5页)

之后二人继续生前的爱好,到处去旅游。

赵士程出门旅游时,才听见声势浩大的攻击徽钦二帝的议论,说的还都有理有据,又基本上都是他小时候课本上的人物:“真是柳宗元?不是假托古人伪作?”

自古以来,总有人为了增加自己写的书的传播度,不著自己的名字,冠以古人之名,在人间大行其道。只要文笔模仿的像,就很难分辨,文笔太差那些还没流行开来就被嘲死了。

阴间经常有鬼魂愤愤的发表声明,某本书、某篇文章不是我写的。

唐婉掏出一个小本:“这里有你喜欢的古人的住址~有些人投胎去人间了,大部分还在。”

……

刘娥拍桌:“都闭嘴!我这次会成功的!”

众皇帝无可奈何,暗暗的腹诽刘太后曾经家贫,怎么只会烙饼做饭炖羹汤,到底会不会烹饪啊。他们就没想到,真正的穷人没机会研究油炸食品的烹饪方式,连油都见不到还油炸呢。

纷纷寄希望于太*祖或太宗能让她安分下来。好不容易种出来的麦子,磨成的面,都被她浪费掉近八斗了。虽然说之前自己做了水舂,还拿赵佶写的字买了石磨和拉磨用的牛,耕种也是所有人一起上,不算太累,但架不住这么费劲啊。

辛辛苦苦的种芝麻收芝麻,拿芝麻磨芝麻酱滤芝麻油。辛辛苦苦的种麦子,晾晒脱壳、研磨成分。

毕竟是皇帝,对食物还是有一定要强求,普通小老百姓吃到香油炸面团,就快活的如同过年,他们要求炸面鱼要膨松不油腻,芝麻排叉必须得脆,炸馓子也得粗细均匀。

目前皇后们都做不到,但做完之后又不能扔,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不能逼迫自己丈夫去吃,就叫儿孙每日吃掉。谁的丈夫,都是别人的儿孙。

每次认认真真过寒食节时,对皇帝们来说都是一场折磨,只有前三位皇帝能幸免于难。

皇帝们期待的看着两位老祖宗。希望有谁能制止皇后们的实验。

今日攻守易型,赵匡胤在旁边静静的看医书,宋朝一直都重视医学,他当年还亲自参与编撰修订医书的事。近年来也已经加入了了养生小组,心平气和,养气练性,既然强行隐居,就趁机修行,争取早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这一百年来,努力想开,就当宋朝和自己的关系越来越浅,心态也平静了不少,只要撑住就没有熬不过去的坎。

赵光义则在旁边认认真真的打木桩,练拳脚,一会还要把子孙们抓过来做陪练。

宋真宗伤心的哭泣:“我何罪之有,要种地供伯父饮酒,还要陪着父亲练武。幸好不用吃你炸的面团,要不然,呜呜”

赵祯也很伤心:“我得吃啊。我得节俭……娘娘!!羊肉馅饼不好吗?”

刘娥看着他们假哭无动于衷:“好啊,你剁馅?”

赵曙:“滔滔……做好一点。”

赵顼叹了口气:“算了,切成片炒肉都行。”就当炒饼吃。

赵煦淡定的继续看兵法,不参与这个探讨。他和刘清箐不受人逼迫,只要够硬气,就可以避免吃这些糟糕的玩意。被骂不孝也扛住,没有贻笑大方,也不会名垂青史,祖宗们有本事就出去说‘朕是宋英宗,宋哲宗那个不肖子孙不愿意吃我娘炸糊的油饼,他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希望忠臣义士对他口诛笔伐’,你说,你使劲说。

赵佶不介意,他经常被揍,谁都能揍他,到现在不被人突然踹一脚,就是好日子。

赵桓更是无话可说,他的谎言被来串门的邻居戳穿,祖宗们终于知道他不是体面的殉国,而是在参与马球时被踩死。就把他欠的那顿打给补上,本着缺一赔三的商业精神,还额外给补了好几顿。

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这原本只是平民百姓对皇帝幸福生活的畅想,现在还真差不多,只不过皇帝不觉得有多幸福,他们宁愿吃羹汤和粥、馍,配上一些精致清爽的小菜,油炸的豌豆和蚕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