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预选 女武神的骑行(第5/7页)

看到了一片黑暗——不,是宇宙。

昏暗的星星——无边无际、伸展向无限的虚空,就在马赛尔背后。

这个人有很多秘密的神奇口袋呢。

亚夜感叹道。

许多的故事,许多的场景,琴声赋予了它们实体,将它们带到人们眼前,描绘给人们看。

电影画面一般的音乐。这种形容已经被人们用滥,不过,马赛尔正是这样。而且,每一帧画面都是他自己的独创,充满了感情,充满了说服力。马赛尔有自己的声音,他用自己的声音在表达着丰富的内容。

在《春天与阿修罗》中,马赛尔却特意藏起了自己的这一长处。不,这才是《春天与阿修罗》中马赛尔的语言。低语一般的短句,没有多余的废话,语句简短,充满神秘。马赛尔找到了适合不一样的曲子的合适语调和音量。

这样的寂静和广阔,只有他能够做到。

我的《春天与阿修罗》呢?

一瞬间,亚夜想到了这个问题。

我的诠释有问题吗?即兴选择,还是欠缺考虑吧?能比得上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马赛尔的完成度吗?

她是第一次想到这问题,不禁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众人瞩目的华彩乐段。

纳撒尼尔不由得捏了一把汗。

在这里,马赛尔才会表露感情——将曲中“隐藏”的部分揭露出来。

重复音过门,复杂的和音,要用到高超技巧的华彩乐段。

马赛尔作曲的华彩乐段,技术上难度很高,本来他担心会跟整个演奏格格不入,但马赛尔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说:“我会让它成为演奏的一部分。技巧藏起来,不会有人发觉。”

实际上,他也做到了——这首曲子在整个演出中丝毫不觉得不协调。

学生在一天一天进步,自从参加比赛,更是每天都有长进。现在,呈现在他面前的演奏,也跟自己一周前听到的完全不一样。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马赛尔的才华之一,就在于这种无穷无尽的成长性。他从不为自己设限,也感觉不到天花板。手边可利用的都会成为他进步的助力。

纳撒尼尔在惊叹的同时也深深自豪。

有人说弟子无法选择师傅,其实并非如此。也许,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弟子的才华只是半吊子。有突出才能的弟子,其实是在选择师傅。

不是自己盲目自夸。当然,他相信马赛尔的才华十分耀眼,不过,这绝不是因为自己作为老师十分优秀。

而是自己懂得如何让马赛尔施展自己的才华。

也许,在纳撒尼尔和马赛尔相遇的一瞬间,就从直觉上感到了这一点。马赛尔选择了纳撒尼尔。他本能地相信,这个人会帮助自己进步。纳撒尼尔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他注入了自己的所有知识,培养这个将会超越自己的弟子——换句话说,就是会毫无顾虑地把自己当作踏脚板的弟子。这是作为老师的心愿。无法超越老师的弟子,他们是多么悲凉凄惨,他已经看过很多例子。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不幸,一种浪费——不管作为演奏家他是多么出色,仍然必须培育下一代的演奏家。

当然,有很多天才钢琴家并不收弟子,完全不适合教钢琴。他们留下了自己的演奏,给后人听,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教导。

但是,既然决定了收弟子,教授钢琴,那就必须出成果。一旦为人师表,那一瞬间开始,培养后进,已经成为他音乐才华的证明。

马赛尔的演奏,真希望霍夫曼老师也能听到。

忽然,纳撒尼尔这样想道。

华彩乐段,真是厉害。

亚夜再次感到自己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从昏暗的星群间射下一丝光芒。

在那光芒之中,能窥见无限的色彩。

在他的静寂和简朴后面,铺展着一个如此丰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