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预选 女武神的骑行(第6/7页)

在惊叹不已,品味这个世界的同时,亚夜再次为马赛尔的技巧咋舌。

竟然能弹奏这样的短句。不愧是有过许多场长号即兴演奏经验的人。已经很习惯在大众面前表演自己创作的旋律。

年轻的古典钢琴家都不太喜欢即兴演奏,他们的华彩乐段往往带着一丝羞涩和不安。不可思议的是,如果已经写在谱子上,不管多难的章节都能从容地演奏出来,但如果是难度很大的华彩乐段,则往往听起来很别扭。因为新曲往往都还未经过大众耳朵的试验,评价还不确定,缺乏说服力,往往会光剩下炫技。

马赛尔却不是这样。他准备靠自己写的这些短句来定胜负。果然,他是天生的音乐家。

绵贯先生钦佩的脸浮现在眼前。

老师,小马果然很厉害啊。

在一丝光芒中,华丽的华彩乐段,再次于静寂的黑暗中消失。

接下来,《春天与阿修罗》后面,行云流水般开始了拉赫玛尼诺的练习曲《音画练习曲》作品三十九号的第六曲。

如同黑暗底部有什么在蠢蠢欲动,低沉的、不稳定的开头。

渐渐有了动静,紧张的颤音穿破了黑暗。

这个曲子放在这里,真是妙。奏心想。

曲目的设置就像一幅连续的画卷,浑然一体。

快速的过门显示的是“细节”的技巧。

从让人感到深深黑暗的第一曲,到渐渐明亮的第二曲,仿佛来到了一个开阔的地方。

第三曲是德彪西的练习曲《为重复音而作》,好像一下子豁然开朗。

马赛尔所拥有的生气勃勃,和德彪西曲子的独特的磅礴大气重合,表现得令人感动。

接下来,就像忽然变速,开始了最后一曲,勃拉姆斯的变奏曲。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四小节变化多端,弹奏得灵巧精密。

全方位,技巧无懈可击。但是,他仍然游刃有余,甚至带着新鲜的动感。

奏万分感慨。

看他充满自信,充满欢乐地弹奏着钢琴。

真美啊。令人感觉自己亲眼看到了才华在闪光。

台下的听众也感到无比舒心。

时间很长的变奏曲,很难保持紧张感。就像用同一个演员的短片集锦。必须制造起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牵引他们的神经。

拉赫玛尼诺夫也有《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就算是他的曲子,观众也会感到无聊,据说他因此在弹奏时删减了自己的曲子。

当然,曲子本身在曲调和展开上已经下足了功夫,让听众不至于厌倦,但演奏的时候另有难点。重复同一个主题,却要有新鲜感,比想象的更不容易。要处处用心,加入细致的创意。

马赛尔就像一个全能的艺人。现实中有趣的短片集锦很少,但马赛尔的短片集锦却不让人厌倦,一直牵动着观众的神经。

虽说像艺人,但绝不低俗。华丽深处,却能让人依稀看到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深渊。

总之,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钢琴家。

奏本来准备好好分析,最终也变成了一个普通观众,不知不觉陶醉地看着马赛尔入了迷。

弹奏变奏曲真开心。

能体验到爵士的即兴,好像自己在改编乐曲。

短短四小节的主题,也有无限的展开。作曲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织起一张万花镜一般变化多端的挂毯,就仿佛在探索作曲家的思考。

在弹奏勃拉姆斯变奏曲的时候,浮现在马赛尔脑子里的,是划皮划艇在宽广河面中顺流直下的情景。

皮划艇速度飞快地前进,舒适的风拂过脸颊,推着自己的背。

脑中浮现出向着河口,以愉快的节奏划过去的自己的身影。

河边的景色不停变幻。

每划一下浆,就向前进一步,不久皮划艇就会到达广阔的河口——

别慌。要仔细地,踏实地,一下一下地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