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海泡子(第2/14页)

这里到底是曾经的皇家猎苑,在人类退出之后,其他生灵趁机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林中的鸟类极多,动辄成群结队掠过天空,叫声嘹亮。只要在满缀着浆果的灌木簌簌抖动之处,必能发现狍、鹿、兔、獐,偶尔还能看到野猪。如果把狮笼的苫布揭下来然后打开笼门的话,虎贲恐怕会觉得自己置身于天堂。这些动物藏身于密林之间,被层层叠叠的绿色所遮掩。教士第一次发现,原来绿色有那么多种,他几乎想不到足够的词汇去形容它们。

这一带人迹罕至,车队在沿途几乎没看到什么行旅,甚至很少看到人类活动的痕迹。越往深处走,教士越有一种错觉:他们已经远离现代,文明的颜色逐渐褪去,逆着时间朝着莽荒的古代前进。

有一次,教士发现前方出现了一小片平原,上面排列着几块不均匀的田地。凑近一看,田地里开满了淡黄色的小花。教士的博物学成绩还不错,立刻辨认出这是罂粟花。老毕说这是围场的佃农们种的,他们早不在这里居住,只在收获季才回来查看。

在罂粟田的尽头,是一座青色的小山,它向两侧伸开双翼,拢住了这一小片平原地带。教士本来以为已经没有路了,结果一转过山脚,眼前豁然开朗。原来在小山的另外一侧,居然是一片小小的湖泊。车轮声碾过土石,惊起水面一大群黑白色的长尾喜鹊。它们拍打着水花飞去,遁入湖边废弃的皇家别墅里。别墅墙壁歪斜,只留下漆黑的秃窗孔洞供飞鸟进出,像是一个生前受尽委屈的骷髅头。

这是教士这几天里唯一看到的人类痕迹。

万福已经完全适应了长途跋涉的节奏,她还是那么瘦弱,身体却比从前更加敦实。她的脚步轻快,劲头十足,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四只厚实的脚掌早已磨出厚厚的一层茧子,她再也不必像那些人类女子一样用布裹住脚。

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围场适合万福食用的东西太少。

京城临行前,饲养员曾经叮嘱过,大象虽然吃素,但并非任何一种植物都能吃。别看围场郁郁葱葱,满目活绿,适合万福的几种牧草在这里都不太容易找到。那些山坡上、树林间生长的鲜嫩多汁的一丛丛野草,万福要么根本不碰,要么一吃就呕吐。教士很担心,万一她吃到有毒的东西,比如花彩蘑菇,在围场连个兽医都找不到。

有一次,入夜的山风带来松树特有的清香,她循着味道过去,用长鼻子撅下一根枝条,把上面的松针塞进嘴里,然后全吐出来。还有一次,她一抬头,看到一串紫红色的浆果挂在眼前,欣然卷下来吃掉,结果足足腹泻了一天,整个车队不得不停下来等她恢复。

为此教士不得不腾出大量精力盯着万福,一旦发现她有乱走乱吃的迹象,就及时喝止。饮食上,教士也严格控制进食来源,只让她吃大车上带入围场的干草。时间一长,教士疲惫不堪。

更糟糕的是,马车上储存的大象饲料几乎快要见底了。

这是老毕擅自改动计划的后遗症。原本走官道的话,人烟密集,沿途干草和鲜草供应管够,如今走木兰围场,可就没那么多村子提供补给。老毕不懂大象的饮食习惯,想当然地认为围场里到处都是青草,足够万福吃,就没往大车上装足够的草料。结果没料到这些植物都不符合万福的胃口,导致补给危机悄然浮出水面。

如果在三天内还找不到合适的草料,万福就要断粮。五天之内,万福就会慢慢变得虚弱,无法长途跋涉。

柯罗威教士不得不找到老毕,问他大概还有多久可以抵达草原。老毕知道这件事过失在自己,也很焦虑。他眯起眼睛估算了一下,说:“我尽量把车赶得快一点,争取在三天之内通过塞罕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