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14页)

正因此故,徐少龙推测此人必是存心这样做的。

他心中一笑,忖道:“不知是谁出了这么一招,想从吵闹甚至殴斗中,查探姓王的人的来历,我大可坐山观虎斗,从中摸出一点线索。”

因此,他马上用极自然的动作,开始移动。一直移动在内角,这样他可以把整间店铺的情形,收在眼中。

掌柜的连忙派一个伙计过去,那年轻人直瞪眼睛,骂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瞧不起我么?哼!哼!有几人臭钱的就如此奉承巴结是不是?”

他若然只骂此店之人,自然不致惹起风波。但他口涉及那大汉,说他有几个“臭钱”,对方不免要瞪眼睛了。

那店伙连忙低声下气的解释,掌柜的一瞧那年轻人还不肯干休,心中发急,便要亲自过去处理。

姓王的大汉冷冷道:“站住,别理那个小子。”

他原是江湖上争强斗狠之人,如何肯任人辱骂?而他喝令掌柜停步,也不过是反击的开始而已。

掌柜的不敢有违,尴尬地站住了。

那年轻人厉声道:“混蛋!你说谁是小子?”

这回他已直接向着那个大汉,汹汹斥喝。

姓王的大汉也勃然大怒、跳起来,指住对方,道:“格老子,骂你又怎么样?”

掌柜和店伙都急得团团转,从中劝阻。可是这两人嗓门特大,声音响亮,只一开口,就压倒所有的声音。

因此,劝阻的说话,全不管用,谁也听不见。

、徐少龙装出吃惊之态,因为敢情在店门处看热闹的人之中,还有两对眼睛,向他窥视不懈。

这些人盯得如此之紧,徐少龙不禁泛起“难斗”之感,若是被他们再黏缠下去,早晚会露出破绽。

现在他已没有留在此地的必要了,因为这个姓王的大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告诉了他许多想知道的事。

举例来说,姓王的大汉,乃是来自四川,这不但是他的口音,显示出他是四川人,而且从那四艘长程巨舶,互相参证,可知这些船只是从四川一直顺大江驶到此地来的。

其次,他知道这四艘巨舶容或某种神秘的任务,但最低限度,在表面上他们并不犯法,此所以这名大汉能够时时到此地购物,并且还在同一间字号选购,变成了熟客。如若是罪犯之身,岂肯留下痕迹?

三是这个大汉乃是奉命购物,而不是他本人所需。

一来就算他有三五个妻妾,亦用不着这么多贵重的丝绸,二来他没有豪富的派头风度。

那年轻人与这名大汉已吵开了,眼看马上就得打架。

忽听一个人高声道:“唉!唉!两位何必生气?你们这一么一闹,人家的店铺还要做生意么?”

此人声音蕴含内劲,是以盖过了嘈杂的喝骂声。

徐少龙一瞧,劝架的是个中年人,身穿长衫,颇见斯文。

但相貌却显出精明强悍,可知也是跑码头的人。

他的声音劲力充沛,一听而知乃是内家好手,因是之故,吵骂中的两名主角,都向他投以诧异的目光。

徐少龙转眼一望,门外之人,全都注意地盯看这个劝架的人,心中不禁念一声“多谢佛祖帮忙”,当即迅往后进挪去,闪入里面,打后门溜出去。

外面果然没有人影,他更不迟疑,一抄长衫下摆,跃过巷墙,落在对面人家的后院。’要知这是瞬息即逝的时机,由于盯梢之人皆是高手,是以这刻可能已另派别人,绕到后面监视。

如果他慢一步,说不定又得给另一批人盯上。那时再找机会脱身的话,就难之又难了。

如今他瞬然逝去,对方纵然发现他不见了,可是店中人头杂乱,吵闹未歇,前面盯梢的以为他在后面,后面之人以为他在前面。

等到两下凑上,得知他己失踪时,已无法查出他是怎生溜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