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4/14页)

迎春愣住了,显然他已说中。

徐少龙又道:“而我的姓氏,是木易杨,乃是杭州人氏,你家小姐总不会是别处地方的人吧?”

迎春低下头,道:“那么您真是我家大少爷啦!”

徐少龙道:“正是,慧珠在不在?”

迎春道:“她在房间里。”

徐少龙迈步入厅,忽见一个肥胖的中年妇人,从后面走入厅来。

这个妇人面庞圆润,堆满笑容,看来很是和蔼可亲,但那对眯起来的眼睛,却光芒闪射,眸子灵活。

徐少龙心中惕然,忖道:“如果此妇就是余么么,那么我必须多加小心,以前她就曾经躲在幕后,暗算过我,虽然当时由于神机营副统领的职位,尚在争夺中,所以她帮助别人,想把我打倒。而如今则大事已定,她要加害我的原因,业已消灭。可是,她终究是别一派系之人,等如暗中监视着玉罗刹,从她身上获取情报。因此,我须得小心对付她,必要的时候,不借下手杀死她,以除后患。”

要知玉罗刹连晓君虽然在五旗帮中,不属于任何一派。

同时以她的家世渊源,大家也能对她放心。

可是她终究是个女子,俗语有道是“女心向外”,这还是指对父母而言。

由于推论、女孩子对亲生父母,尚有外向的倾向,则对一个团体来说,她的脱离,便算不得奇事了。

在五旗帮来说,并没有对她怀过这等戒心,以防她脱离帮会。

但在徐少龙来说,他已隐约感到,如果自己处理得妥当,则这个红粉高手,将是自己的一大臂助。

要她叛出五旗帮,不是难事。

他迅即收回思潮,向那妇人点点头,道:“我是杨捕,小姐在哪几?”

那中年妇人向他迅速的上下打量,虽然她极力掩饰,她眼中锐利精明的光芒,仍然在徐少龙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欢然笑道:“大少爷到底来啦!小姐惦念得很。她在房中看书。”

她转身行去,为他领路,一面道:“我姓余,小姐向来叫我余么么。”

徐少龙想道:“果然是她。”

他随着余么么走入后进,但见东西相向的两个上房,都是门帘深垂,看不见房内有人没有。

余么么脚步一停,回头笑嘻嘻的向他瞧看。

她没有任何表示,是以别人将不知她此举是何用意?

换言之,她此举可以有几种意思,例如她有话跟徐少龙说,或者是看他有没有跟来等等。

可是徐少龙却晓得她的真正意图,因为在通常的情形下,任何人处身在他这等情况中,第一个反应是:“她有什么事?”

第二个反应是问她:“我妹子在哪一间房中尸徐少龙亦如常人一般,掠过这等反应。但他能与常人不同之处,正是在于他并不遵从这等肤浅的直觉式的反应。

他马上深入地想到,如果自己这样问她。则这个外貌慈祥而其实狡猾毒辣的妇人,必定会看轻了自己。

那么她的真正用意何在呢?徐少龙并不须很伤脑筋,已知道余么么是考验他的智慧,江湖经验和眼力等等:她正是特地不作任何表示,同时她所站的地方,也没有指点方向的丝毫迹象。也就是说,徐少龙不能从她所站的位置,推断连晓君的房间何在。

因此,他必须运用他的智慧及经验眼力等,找寻出连晓君的房间何在,方不致于被这个妇人小看了。

好在这等情况,徐少龙时常会遭遇到。他往往须得在艰险的情形下,查出对头的隐蔽之所。

是以对于这等门道,都极有研究。

话虽如此,但每种情况不同,则所资观察的线索,亦不相同。有时可能相去一万八千里,是以这“观测”之道,难深奥妙,便在于此。

徐少龙目光一掠,所有形势,已完全收摄在脑海中。

他这一回完全放弃了地上的痕迹,或门帘上有没有留下任何微细物事等方法。因为余么么既然有意让他自己查看,则可见得这两道房门,必定不留一点痕迹。加以此处并非荒弃已久之地,当然也没有灰尘蝗网等物,供他观测人类出入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