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3页)

这就是老纽约的调子,这就是他希望妻子永远会做出的那种答案。如果一个人习惯了呼吸纽约的空气,那么稍欠清冽的空气便会让他感到窒息。

他回到办公室阅读的文件并没有给他提供什么信息,却让他陷入一种几近窒息、气急败坏的状态当中。文件主要是奥兰斯基伯爵的律师与一家法国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往来信件,伯爵夫人向这家律师事务递交了财务结算的申请。里面还有一封伯爵写给妻子的短笺,纽兰德·阿切尔读毕后起身,将报纸塞回信封,重新走进莱特布莱尔先生的办公室。

“这是那些信件,先生。如果你希望的话,我愿意见奥兰斯卡夫人。”他以克制的语调说。

“谢谢——谢谢,阿切尔先生。有空的话今晚与我一起吃晚餐吧。假如你打算明天拜访我们的客户,我们可以饭后讨论这件事。”

那天下午,纽兰德·阿切尔又一次径直走回家。这是一个天朗气清的冬天傍晚,皎洁的新月悬挂在房顶上空。他想让自己的心灵充满纯净的光芒,在和莱特布莱尔先生饭后闭门交谈之前,他不想与任何人说话。他别无他法,只能这样做:他必须亲自去见奥兰斯卡夫人,而不是让她的秘密赤裸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一阵怜悯卷走了他的冷漠和急躁,眼前的她暴露无遗,楚楚可怜,等待着他不惜一切代价的拯救,以免她因疯狂对抗命运而再一次伤害自己。

他记起她曾说过,韦兰夫人不希望听到任何有关她的“令人不快”的经历,并畏惧地想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心态,纽约的空气才会一直如此纯净。他想:“我们到头来都只是一群伪善者吗?”他本能地厌恶人类的邪恶,又同样本能地怜悯人类的脆弱,试图调和这两种本能让他感到十分困惑。

他第一次意识到,他一直遵守的原则是多么的原始。表面上他是一个从不害怕风险的年轻人,他也知道他与可怜又愚蠢的索利·拉什沃思夫人之间的风流韵事并不是什么秘密,这多少给他一种冒险的感觉。但拉什沃思夫人是“那种女人”:天性愚笨、虚荣、偷偷摸摸,与其说是为他的魅力和品质着迷,倒不如说是被私通的隐秘和危险所吸引。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几乎伤透了心,但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他浪子回头的机会。总之,这种绯闻是多数与他年纪相仿的年轻男子经历过的,他们带着平静的良心和坚定的信念全身而退,相信他们深爱、尊重的女人与他们享受、同情的女人有天渊之别。在这种观念上他们是被母亲、姨母和其他年长的女亲属所刻意教唆的。她们都与阿切尔夫人一样,认为当“这种事情发生”时,男人无疑是愚蠢的,但不知为何,犯错的一方永远是女人。阿切尔认识的所有年长的女士都认为轻率恋爱的女人寡廉鲜耻、工于心计,而头脑简单的男人则在她们的控制之下茫然无助。因此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早说服他娶一位好姑娘,将他托付给她照顾。

阿切尔不禁猜测,在复杂古板的欧洲社会里,爱情问题大概没有这般简单,也不能轻易地归类。富裕、懒散、只有象征意义的上流社会一定会催生更多这样的情形,甚至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天生敏感高傲的女人被形势所迫,因孤立无援和空虚寂寞而被卷进一段传统标准视为不可饶恕的关系当中。

到家后,他给奥兰斯卡伯爵夫人写了一行字,询问她第二天什么时候方便见面,然后交给信童。信童很快回来了,转告说她明早要去斯凯特克里夫与范德卢顿夫妇共度周日,但晚饭后会独自在家。字条写在半张凌乱的纸上,既没有日期也没有地址,但她的笔迹刚劲而挥洒。想到她将在庄严而孤独的斯凯特克里夫度过周末,他不禁觉得有趣,但随即感到在所有地方中,她在那里最能感受那些对“不愉快”之事三缄其口的思想是多么的冰冷。

他七点钟准时来到莱特布莱尔先生家中,庆幸找到了晚饭后马上告辞的借口。他对交托给他的文件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见,并不想与他的资深合伙人讨论这件事。莱特布莱尔先生是一位鳏夫,他们独自进餐,慢慢享用丰盛的菜式。饭厅昏暗破落,挂着已经泛黄的《查塔姆之死》和《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餐具柜上,谢拉顿式的带槽刀架之间放着两个醒酒瓶,一个盛有红颜容[22],另一个装着兰宁家的陈年波特酒(一位客户送的礼物),那是不肖子汤姆·兰宁在旧金山神秘羞耻地去世前一两年低价卖掉的——比起他的死,出售酒窖更让家族蒙羞。

浓稠的牡蛎汤之后上的是鲱鱼配黄瓜,然后是烤嫩火鸡和玉米煎饼,之后是潜鸭配醋栗冻和芹菜蛋黄酱。莱特布莱尔先生午饭时只吃了三明治和茶,因此从容专心地享用晚餐,并坚持让他的客人也这样做。终于,在结束的仪式完成后,他们撤下桌布,点燃雪茄,莱特布莱尔先生往后靠在椅子上,把波特酒往西边推了推,背靠着炉火舒服地伸展,说:“整个家族都反对离婚。我觉得他们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