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方的信(第6/11页)

她写过多少信?又看过多少回信?翻来覆去看了多少遍?

祥子迅速把抽屉里的信拢到一起,速度之快堪比入室行窃的小偷。她用围裙把信裹好,正要撤退,辰马居然又回来了。

“你怎么还在啊!”

祥子弯下腰,用双手捧着围裙的衣角说道。

“呃,这是我们的房间啊……”

“啊……对,打扰啦。”

“你不是让我把睡衣换掉嘛。”

于是他换上短裤和T恤来见祥子了。只见他举起一只手,手指对着半空,横着走了两步。貌似是某种舞蹈,也不知他模仿的是哪个艺人的表演。

“别强行装年轻了,你也三十一了吧。”

“对了姐,说起桌子,那里头有……”

他发现藏在桌里的信了?虽然他应该不会擅自看信(因为他对姐姐不感兴趣),可被人知道自己还留着那些信,真够丢人的。好在辰马拉开的是第二个抽屉。

“给。里头说不定还有些资料,没法扔……”

他拿出了一部老手机。那是祥子结婚前用的,手机上还拴着本地吉祥物的挂饰,现在看看还真有些难为情。

“那我先走了。”

祥子保持弯腰的姿势,一把抢过手机。

“这鸡蛋烧是谁做的?”

父亲这么一问,丽亚缩起脑袋,向祥子投来求援的眼神。祥子像说好的那样举起一只手回答:

“我——”

“你的厨艺还是那么糟糕。”

气死了。这道鸡蛋烧的味道应该还不错。他大概是嫌它不够咸,也不够甜吧。椎名家的鸡蛋烧要放很多糖,酱油也得加足。但祥子做的是更新潮的无糖少酱油版,这是孝之喜欢的。

二十年前,祥子和孝之的通信频率是每周一封。祥子恨不得每天都写,无奈中考还没结束,而且她知道孝之不是那种勤于写字的人,只能忍着。

后来,他们一个上了东京的高中,一个进了静冈的高中。渐渐地,通信频率变成了两周一次。第一次期末考试过后,成了一个月一次。

到了秋末,祥子等了整整两周,都没等到本该在一个星期前到来的回信,于是又提笔写了一封。

算啦。不好意思,给你添了那么多麻烦。这是我写给你的最后一封信,你就放心吧。

她之所以这么写,是发现孝之经常在信里提到一个女生的名字,貌似是他的同学。

在东京重逢的约定,最终也没能实现,虽然祥子已经攒够了当天往返的车票钱,也攒够了买圣诞礼物的钱。

直到四年前,祥子才在初中同学会上再次见到孝之。这场同学会是为了纪念大家步入而立之年,祥子压根儿没想到孝之会来。听见有人跟自己打招呼,她回头一看,惊得脚下一软,险些把高跟鞋的鞋跟踩折了。那双鞋有七厘米高,她平时很少穿。

十五年过去了。有些同学变化很大,判若两人,但是在祥子眼里,孝之几乎一点都没变,只是脸颊上的青春痘不见了。起初他们说着不痛不痒的套话。在那天的同学会上,大家都会问这些。

“江藤同学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

“没呢,我还单身。”

“我也是……”

一旦意识到双方都还没结婚,气氛立刻尴尬起来。话虽如此,同学会上并没有发生任何事情。因为跟以前一样不懂察言观色的惠美插了进来,孝之又一瞬间被男生们组成的小圈子吞没了。祥子原本有些犹豫要不要续摊,但最后还是去了。可惜半个班的人都去了同一家卡拉OK厅,两个人一直隔得老远。

第二天,祥子去了趟车站大楼。因为一只高跟鞋的鞋跟真的松了,她想趁盂兰盆节的假期还没结束,找人修一下。谁知一到那里,就碰到了正要回东京的孝之。那一刻她从心底里觉得,命运红线的传说还是可以信一信的。事后,孝之说过这样一句话:“看来每个人都会碰上一两个小奇迹。”

他们利用开往东京的新干线发车前的宝贵时间,找了家咖啡馆,相互汇报这十五年来的经历,还交换了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

不同于十五年前,现在两个人都有手机。去高档餐厅吃一顿的钱,就够买新干线的往返车票了。而且只要对家里说“我要跟朋友一起出去玩”,祥子就能在东京住上好几晚。十五岁时,他们只能在傍晚时分的公园里偷偷牵个手。祥子在第三次去东京的时候,和孝之在入住的酒店迎来了清晨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