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阙斋读书录卷三(第3/15页)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

“闻之”,闻屈平作《离骚》。

《吕不韦列传》赞。

孔子之所谓闻者,实与吕子不侔。子长读《论语》,别自有说。

《刺客列传》。

聂政传之后数行,荆轲传之首尾各十数行,其荡漾疏散吞吐处,正自不可几及。

《李斯列传》。

李斯之功,只从狱中上书叙出,与萧何之功,从鄂君语中叙出,同一机杼。李斯之罪,从赵高反复熟商立胡亥事叙出,与伍被说淮南、蒯通说韩信,同一机杼。

《蒙恬列传》赞:“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至,固轻百姓力矣。”

《始皇纪》曰:“二十七年治驰道。”《六国表》曰:“三十五年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是直道与驰道不同也。蒙恬未治驰道,止治直道、筑长城二事,子长责其轻民力,可谓定论。

《张耳陈余列传》。

子长尚黄老,进游侠,班孟坚讥之,盖实录也。好游侠,故数称坚忍卓绝之行。如屈原、虞卿、田横、侯赢、田光及此篇之述贯高皆是。尚黄老,故数称脱屣富贵、厌世弃俗之人。如本纪以黄帝第一,世家以吴太伯第一,列传以伯夷第一,皆其指也。此赞称张、陈与太伯、季札异,亦谓其不能遗外势利、弃屣天下耳。

《魏豹彭越列传》赞:“独患无身耳。”

五字古来英雄所争在此。子长,烈士也,故道得到。

《黔布列传》赞。

以坑杀人为首虐,遂以身为大僇,此亦后世因果之说。如韩、彭、英布之智力,自有不能与高祖并立之理,即衅端发自爱姬,亦不足论。此等赞,子长似不甚厝意。

《淮阴侯列传》。

彭城败散,而后信收兵至荥阳,破楚京索之间。下魏破代,而后汉辄收信精兵。荥阳距楚,成皋围急,而后汉王至赵,驰入信壁。此三役,皆高祖有急,赖信得全。子长于此等处,颇为用意。

《韩王信卢绾列传》赞:“夫计之生孰成败,于人也深矣。”

韩王信、卢绾、陈豨皆计事不孰,此句盖兼三人者言之。

《田儋列传》。

田氏王者八人,益以韩信,凡九人。叙次分明,一丝不紊,笔力极骞举也。

《樊郦滕灌列传》。

樊哙、夏侯婴皆沛人,灌婴虽非沛人,而雎阳去沛不远,且终身为骑将,与夏侯婴终身为太仆略相类,三人同传宜也。郦商不入食其传,又不入傅、靳等传,而列之此传,颇不可解。《夏侯婴传》“太仆”宇凡十三见,“奉车”字凡五见,“以兵车趣攻战疾”字凡四见。《灌婴传》“将骑兵”凡九见。

《张丞相列传》。

夹叙周昌、赵尧、任敖事,与《蒙恬传》夹叙赵高事,机杼略相类。

《郦生陆贾列传》。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此一节应别行写。正传中既载郦生诫骑士以进,沛公踞床洗足见之矣;此又载郦生按剑以叱使者,当时传闻不一,聊记于传后,以广异闻。又有传郦生书者,谓汉王定三秦至巩洛,郦生乃始来见,则赞中辨其非是。

《傅靳蒯成列传》。

子长于当世艳称之功臣封爵者,皆不甚满意。常以不可知者,归之天命。如于萧何,则曰“碌碌未有奇节,依日月之末光”;于曹参,则曰“以与淮阴侯俱”;于樊、郦、滕、灌,则曰“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于傅宽、靳歙,则曰“此亦天授于卫青,亦曰天幸”,皆以成功委之于命。虽要归有良然者,然亦由子长褊衷,不能忘情于功名,故时时以命字置诸喉舌之间。若仲尼,则罕言命,且不答南宫适、羿奡、禹稷之问,兹其所以为大也。

《刘敬叔孙通列传》赞:“智岂可专邪?”

此语是子长识力过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