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神学史上“道成肉身”的教义 基督的人性和神性 亚历山大里亚和君士坦丁堡的主教相互敌视 圣西里尔和聂斯托利 以(第2/4页)

自从希腊或迦勒底的哲学[290]传入这些观念,犹太人[291]全都相信灵魂的先验存在、轮回和永生。有一种学说可以证明天国的实有,那就是人类被囚禁在尘世的牢笼中,要洗净前世的玷污和羞辱。[292]然而纯洁和败坏所能区分的程度几乎无法衡量,我们只能做出合理的推测,对于玛利亚和圣灵的后裔耶稣,只有人类当中至善至美的精神才能灌输到他的体内。[293]他的降格是出于自愿选择所产生的结果,须知他的使命所要达成的目标,不是洗清自己的罪孽,而是要使全世界得到净化。等他回到位于天上的故乡,会因他的尽责而获得巨大的报酬,那就是弥赛亚的永恒王国。过去先知曾在暗中预言,会按照尘世的意象,达成和平、征服和统治的要求。全能的上帝使得基督的人性光辉可以扩展到神的领域。在古人的言语之中,上帝的头衔并没有被严格限制于只能给予我们天上的父亲。他那无与伦比的辅佐和绝无仅有的独子,要求在从属的世界获得第二顺位的宗教礼拜,应该是毫无僭越之处。

(二)幻影派的神性本质和永存不朽的肉体

信仰的种子在犹地亚多石而又硗薄的土壤中慢慢发芽茁壮,等到完全成长以后,就移植到气候更为宜人的非犹太教地区。罗马或亚洲的外乡人从来没有见过基督的面目,就更会接受他的神性。多神教的信徒及哲学家、希腊人和蛮族都很容易想象得到,一长列无穷无尽的天使,或是魔鬼,或是精灵,甚至是永恒或元气,从光明的宝座中放射出来。永恒之物中的首位称为“逻各斯”也就是“道”,与圣父同质,将会降临到世间,好把人类从罪恶和过失中解救出来,引导他们走上生命和不朽的道路,说到这些倒是无足为奇,也不至于令人难以尽信。但是,当时有种流行的观点,那就是永恒存在和与生俱来的败坏性质,使东部的原始教会受到污染。非犹太教的改信者之中有很多人拒绝相信,一个神性的灵魂会与污秽而又邪恶的肉体结合起来,何况这个神性的灵魂还是第一本质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他们狂热信仰基督的神性,因而用虔诚的态度抛弃他的人性。

正当基督的宝血流在髑髅地的山头时[294],亚洲有一个人数众多而又学识渊博的教派名叫幻影派[295],他们创造出奇幻体系,后来由马西昂派、摩尼教派及各种不同名目的诺斯替异端传播。即使他们在叙述玛利亚的怀孕、基督的降生,以及传教前30年生活时,也完全拒绝承认福音书的真实与可信。他们说耶稣最初出现在约旦河畔,已经是一个成年人的模样,却只是形状而非实体,全能上帝的手模仿人的功能和行为,创造出来的人类形象,要在他的朋友和敌人的感官之中,产生一个永恒的幻觉。清晰的声音震动门徒的耳朵,保留在视神经中的面貌,要规避触觉更为坚实的验证。他们为上帝之子的精神存在而欢欣不已,对于肉体是否存在根本不予理会。犹太人的暴怒对于不动感情的幻影,全都是产生不了作用的徒劳。

基督的蒙难和死亡、复活和升天的神秘景象,都是为了使人类获得恩惠,才在耶路撒冷这个剧院上演。要是有人认为,这些都不过是理想的模拟和有意的欺骗,配不上真实的上帝,那么幻影派和许多正统教派的弟兄一样,都同意用虔诚之名行虚假之事。在诺斯替异端的体系之中,以色列人的耶和华是尘世的创造者,一种反叛甚或无知的精神甚嚣尘上:上帝之子来到世间是为了消灭他的庙宇和律法,要想达成这样一个崇高的目标,运用非常巧妙的手法,将世俗的弥赛亚所主张的愿望和预言,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来向世人宣告。

摩尼教的徒众之中有位思想缜密的辩论家,曾经提出非常危险和令人难堪的论点,认为基督教的上帝曾经处于人类胚胎的状态,9个月以后才从女性的子宫中出生。他的对手是信仰虔诚的基督徒,听到这些谬论在惊愕之余极力反驳,完全避开怀孕和生育这些与肉体有关的情节,维持原有的说法,就是神性通过玛利亚就像光束穿过玻璃,非常肯定地提到她在成为基督母亲一刹那仍旧保持处女之身。但是这种让步实在是过于鲁莽,使幻影派产生更为温和的情绪,说基督不是幻象,而是用不动感情也不会腐化的肉体加以掩饰。事实上,在更为正统的体制之中,认为无论中介物质的密度有多大,只要毫无阻挡或损伤地通过,从复活开始就已经获得这一切,而且必然会始终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