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神学史上“道成肉身”的教义 基督的人性和神性 亚历山大里亚和君士坦丁堡的主教相互敌视 圣西里尔和聂斯托利 以(第4/4页)

这么多令人惊异的结果,拉奥狄凯亚主教阿波利纳里斯,一位教会中极为杰出的人物,全都直截了当毫不羞愧地予以承认。阿波利纳里斯的父亲是一位博学的文法家,身为他的儿子精通希腊所有的学科,就把自己著作中极为突出的口才、知识和哲学,全部用很谦恭的态度拿来为宗教服务。他是阿塔纳修斯的莫逆之交,也是尤里安的强硬敌手,与阿里乌斯派和多神教徒进行难分难解的斗争。虽然他爱好验证几何学定理的严谨,他的评论却显露出《圣经》那文学和寓言的风格。经过长期坚持到底的努力,他把一种神秘的观念定义为一种专门的形式,须知民众的信仰一直非常放任自由,这种神秘观点就长期漂浮其间。

阿波利纳里斯首先提出“基督一性化”这一令人难忘的说法,直到目前为止,在亚洲、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教堂,这种观点仍旧引起敌对情绪的反击。他提出的理论是上帝的神格和人的身体联合或混合在一起,永恒的智慧“逻各斯”在血肉之躯中取代灵魂的位置和功能。然而这位学问深奥的神学家常为自己的冒失感到烦恼,难免会说些含糊不清的词句,用来表达自己的歉意或者想有所解释。希腊哲学家过去对人的灵魂用理性和感情所做的区分,阿波利纳里斯对此抱持默认的态度,这样他就可以保留逻各斯用于智慧的功能,而将人类的从属性质比拟动物生活的低等行为。他有点像温和的幻影派信徒,把玛利亚尊为精神而非肉体的基督之母,耶稣那不动感情和永不腐化的肉体来自上天,或者是吸取或转化为神的本质。

阿波利纳里斯的神学体系受到亚洲和叙利亚神学家的猛烈抨击,这些学派与巴西尔、格列高利和克利索斯托有密切的关系,借着他们的名望受到当代人士的尊敬,当然也会受到狄奥多鲁斯、狄奥多尔和聂斯托利的牵连,而被大众唾弃。但就年迈的拉奥狄西亚主教本人来说,他的品德和尊严并没有受到任何的侵犯,他的对手虽然没有待人宽厚的弱点,但难免会为他那新奇的论点感到惊愕不已,因而对正统教会的最后裁决感到不妥。教会的判断最后倾向于赞同他的对手,阿波利纳里斯的异端邪说受到谴责,他的门徒在各地与正统教会分离的集会,受到皇家法令的取缔。但是他的教义仍旧在埃及的修道院中私下流传,狄奥菲卢斯和西里尔陆续成为亚历山大里亚的教长,阿波利纳里斯的敌人还会感到这两位教长的愤恨。

(五)正统教会的神学见解和言辞辩论

乞怜的伊比奥尼派和想入非非的幻影派受到排斥被人遗忘,由于阿波利纳里斯产生错误,最近出现狂热反对的现象,似乎使正统基督徒和塞林苏斯的双性论达成了妥协。他们没有结成暂时和偶然的联盟,而是进而制定一个完美的上帝与完美的人,产生实质、坚固和永恒的联合,是三位一体的第二位与一个理性灵魂和人类肉体的联合,这种状况直到现在还得到我们的赞同。在公元5世纪初叶,两种性质的结合是教会盛行一时的理论。各个方面都公开宣称,这两者的共存模式是我们的头脑所无法想象,我们的言语所无法表达的。有些人极其担心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会混淆不清,又有些人极其害怕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会彼此分离,然而在这两类人之间,存在着秘密不为人知而又无法消除的歧见。他们为宗教的狂热所迫,急着要避开原来的错误,双方都认为这种错误有害于真理和得救。他们对于两个性质的联合与区分,不论在哪一方面都想极力保全,更要尽心尽力去为之辩护,为了消除怀疑和误解,要发展语言形式和学术用语。

他们鉴于观念和用语的贫乏,只有努力从艺术和自然中寻找所有可用的比喻,每种比喻在解释一个无与伦比的神秘论点时,又会误导他们原有的想象。在论辩的显微镜下,一颗原子放大成为一个怪物。每一边又竭尽全力牵强附会地从对方的理论和原则之中,硬要引出荒谬和亵渎的结论,然后再加以渲染和夸大。他们相互之间避不见面,曲折绕越黑暗和僻远的树丛,直到他们带着极其惊愕的神色,看到塞林苏斯和阿波利纳里斯可怕的幽灵,守护在神秘迷宫的出口。他们在看到理念和异端的曙光的一刹那,就大吃一惊停了下来,接着慢慢缩回脚步,再度陷入正统教义无法透视的幽暗深处。他们犯下不可宽恕的错误,为了涤清罪孽或免除谴责,矢口否认原来的论点,重新解释他们主张的原则,原谅自己的轻率和鲁莽,一致同意发出齐心协力和信仰虔诚的呼声。然而一个隐匿几乎无法看见的火花,仍旧埋藏在争论的灰烬之中,只要刮起偏见和愤怒的阵风,很快就会燃起漫天的火焰。东部各教派那些咬文嚼字的争论[301],已动摇了教会和国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