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第3/7页)

靠墙放着一台小小的立式钢琴。她好奇这琴是谁在弹。也许范德姆夫人有时晚上会坐在这里,让房间里回荡着肖邦的乐曲,而范德姆坐在那边的扶手椅上,充满爱意地望着她。也许范德姆会为自己伴奏,用雄壮的男高音对她唱起浪漫的歌谣。也许比利有个音乐老师,每天下午放学后他会在这里弹着磕磕巴巴的音阶。她把琴凳里那一摞乐谱浏览了一遍,在肖邦这一点上她猜得没错:他们有一本乐谱,囊括了肖邦所有的圆舞曲。

她从钢琴顶上拿起一本小说翻开。她读了第一行:“昨晚,我梦见自己又回到了曼陀丽庄园。”这个开头吸引了她,她心想不知范德姆是不是在读这本书。也许她可以向他借这本书,能有一件他的东西也是好的。另一方面,她感觉他不是个爱看小说的人。她不想向他妻子借书。

比利进来了。艾琳把书放下。她突然没来由地觉得有些内疚,好像她窥见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似的。比利看到了她的动作。“那本书不好看。”他说,“是关于一个蠢女孩害怕她丈夫的管家的故事。没有什么刺激的情节。”

艾琳坐了下来。比利坐在她对面。显然他打算来陪陪她。除了那双清澈的灰眼睛,他就是他父亲的缩小版。她说:“这么说,你看过了?”

“《蝴蝶梦》?是的,我不太喜欢。不过我总是会把书看完。”

“你喜欢读什么?”

“我最喜欢探子小说。”

“探子?”

“侦探小说。我读过全套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桃乐丝·榭尔丝,不过我最喜欢的是美国作家的作品——范·达因和雷蒙德·钱德勒。”

“真的?”艾琳笑起来,“我也喜欢侦探小说,我一直在看。”

“噢!谁是你最喜欢的侦探?”

艾琳想了想:“梅格雷。”

“我从来没听说过他。作家叫什么名字?”

“乔治·西默农。他用法语写作,不过现在有的作品翻译成了英文。大部分故事的背景在巴黎。那些故事非常……复杂。”

“你能借我一本吗?要弄到新书太难了。我已经把这栋房子里的书都读遍了,学校图书馆里的也读完了。我也和朋友们换书,不过,你知道的,他们喜欢那种小孩假期历险记之类的故事。”

“好啊。”艾琳说,“我们来交换吧。你有什么可以借我的?我想我还一本美国侦探小说都没看过呢。”

“我借一本钱德勒给你。美国小说贴近生活多了。我受够了那些关于英国乡村别墅和连只苍蝇都谋杀不了的人们的故事了。”

真奇怪,艾琳想,对这个男孩来说,英国乡村别墅本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却觉得美国侦探小说更加“贴近生活”。她踌躇了一下,问:“你妈妈也看侦探小说吗?”

比利轻快地说:“我妈妈去年在克里特去世了。”

“噢!”艾琳伸手捂住了嘴。她感觉自己的脸一下子没了血色。这么说范德姆没有妻子!

片刻之后,她很惭愧这是她的第一反应,第二反应才是同情这个孩子。她说:“比利,这对你来说太不幸了。我很遗憾。”真实的死亡突然侵入了他们关于谋杀故事的轻松愉快的聊天,她觉得很尴尬。

“没关系,”比利说,“打仗嘛,是这样的。”

现在他又像是他的父亲了。在谈论小说时,有那么一刻,他充满了孩子气的热情,但现在面具又回到他的脸上,这是他父亲所用的那副面具的较小版本:礼貌、拘谨、周到的地主之谊。打仗嘛,是这样的。他听见别人这么说,然后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说辞。她心想,比起不合情理的乡村别墅谋杀,他更偏好“贴近生活”的故事,不知这是不是从他母亲去世开始的。现在他四处张望,搜寻什么东西,也许是灵感。过一会儿他会用香烟、威士忌和茶来招待她。要知道,和一个刚失去亲人的成年人说些什么就已经很难了:面对比利她觉得手足无措。她决定谈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