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胜利的阴影下 1.最善待战俘的两个国家(第3/6页)

第三类人是最惨的,叫作“无家可归的人”。“二战”胜利之后无处可去的人相当多,包括大量的犹太人,这些人有的是在集中营里活下来的,有的是在地下室里躲了很多年的,还有参加游击队的,等等。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犹太人后来去了哪里,事实上他们即便回到了家乡,也是不受欢迎的,甚至遭到了迫害,所以后来的以色列国,就是这些无家可归的犹太人重新建立的国家。虽然《圣经》上写了,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土地,但这些犹太人祖祖辈辈都是生活在欧洲的,为了民族最后的生存,他们才被迫去了以色列。还有因为仇恨而不能回家的人,比如克罗地亚人,他们在战争期间,对南斯拉夫人民、南斯拉夫游击队等,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这些人如果回到家,只有死路一条。还有苏联革命期间逃出来的沙俄的军人、军官,哥萨克的骑兵,还有白俄人等,他们在战争期间跟随德军回到苏联,等于跟随着德军去攻打自己的祖国,犯下了大量的罪行,他们留在苏联必死无疑。还有流亡在英国的波兰政府和20万波兰自由军,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决定,波兰已经归了苏联阵营,变成了共产党国家,这个资产阶级的流亡政府完全回不去了,可是他们身上还带着国玺和宪法,他们能去哪儿?该怎么继续维持?那20万波兰的自由军将流散到何处?战后,这种无家可归的故事不胜枚举。

首先是第一类人,也就是怀着羞耻和不安的心,准备回家的人,主要就是指各国的战俘。

我看过各种各样关于“二战”后的文献和资料,各战胜国对待战俘的态度截然不同,而被俘后所受到的待遇,将直接影响战俘们回家时的心情。我按照自己的印象,给各大战胜国列了个排行榜,考察因素包括哪个国家对待战俘最好,哪个国家对待战俘最不人道,等等。

其中,对待战俘的态度最好的,中国绝对算得上一个。我不知道是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还是身上缺少利器,或者是就喜欢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总之,中国对日军战俘的待遇之好,称得上是各国之首。

“一战”实在是太残酷了,战后的创伤也十分巨大,所以“一战”后各国签订了《日内瓦公约》,其中包括两项协定,一是对战争中负伤人员的待遇,包括你应该怎么救助敌方的负伤人员等;另一个就是对待战俘的态度,内容包括了战俘居住的面积、居住的条件、伙食标准等,要基本等同于本国军队。

中国也签订了《日内瓦公约》,但中国战后给予战俘的待遇,绝对大大超出了协议的要求。当然这也是有情可原的,因为当时中国军队本身的待遇,是全世界参战国里最差的,除了极其少数驻印度的远征军队穿着美国制服,吃着美国罐头,开着美国坦克,从印度打到缅甸,差不多跟美军的待遇一样,绝大多数中国士兵的特色就是“穿草鞋、吃小米”。

所以当中国驻印度远征军和中国境内向外打的军队在云南会师的时候,两边军队彼此一拥抱,大家心里都不太舒服。因为远征军全都穿着质地优良的美国大皮靴,穿着美国卡其布的夹克,头上还戴着美国钢盔,耳朵上还夹着美国烟,恨不得不打仗的时候还能有美国的小说和黄色照片作为娱乐,按照美军的标准配备,士兵是有黄色照片的。

最可悲的是,中国境内负责往外打的,是卫立煌指挥的远征军,已经是国军最精锐的部队了,也大量地使用了美国武器,但士兵们脚上穿的基本还是草编的鞋,衣衫褴褛,在美军的配备前,完全是相形见绌。

因为中国的军队本身的待遇就已经是极其差了,所以我们对待日本战俘的待遇,实际上是超过了中国军队本身的待遇的,中国军队还分为八路军和国军,其中八路军对日本战俘的待遇还要更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吃的比八路军好,穿的比八路军好,不仅如此,八路军还给日本战俘上马列主义课,给他们组成日本反战小组,真的感动了很多日本战俘,他们组成了日本反战同盟,在前线冲着日本广播,去策反,类似的事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