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胜利的阴影下 1.最善待战俘的两个国家(第4/6页)

这里要插一点题外话,所谓的战俘,主要还是应该指在战争期间抓获的俘虏,但到1945年8月15日的时候,日本整个国家就投降了,当时中国大陆的全体日本军队都投降了,这时候的就不能称为“战争期间的俘虏”了,但不管是不是战俘,不管是国军还是八路军,中国对待日本俘虏的态度都是非常好的。

当然了,我们俘虏的日军人数本身并不多,八年抗日战争中,总共俘虏了大概7000日军。另外,我们在战场上抓获到日军,很多时候都是直接打死,这完全是出于内心的民族仇恨,不仅中国人对日本有这种刻骨的民族仇恨,其实很多国家和军队都有类似的问题。在战场上,敌人打不过我们了,举手投降了,可你曾经对我的祖国和人民,甚至我的亲人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我就不甘心让你投降了,因为你投降了我还得供你吃喝,我干脆直接把你打死得了,一了百了。这种情况肯定是有的,而且不在少数,但具体有多少,实在是很难统计。比如说,敌人刚举起手的那一刻我就把他打死了,其实完全可以算是在战场上消灭了敌人,因为谁也不能确认他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啊。

总而言之,除了战场上被消灭的俘虏以外,只要是活着被俘虏的日军,到了中国的战俘营,都享受到了极好的待遇。八路军对日本战俘的态度排得上是全球之冠,国军虽然比八路军待遇差了点,但也是非常善待的了,毕竟要展示我天朝上国、泱泱大国以德报怨的高尚节操。

日本举国投降之后,所有被关的战俘都需要遣送回国,整个的遣送过程,中国也是做得非常好的。从距离上看,中国遣送日本战俘回国,路程要比德国战俘被遣送回国远太多了,大家不妨看看世界地图,去掉苏联之后,整个西欧加起来都没中国大,而且欧洲内陆的铁路和公路都极其发达。而当时,饱受战争摧残的中国,交通可谓极端落后。在日本全面投降之后,西边的投降日军已经深入湘西的芷江和陕西潼关一带,南边的投降日军也到了广东,除了东北的伪满洲国之外,整个关内,幅员辽阔的国土上,中国军队接收了213多万的投降日军和俘虏,其中也包括所谓的日本侨民、文职人员和开拓团,等等。除此之外,关外还有一百六十来万。

当时,中国几乎调动了全国80%的运输力量,就为了把这些日本战俘安全地、快速地、好好地遣送回日本,并且在遣返的过程中,为了喂饱这些日本战俘,国民政府足足花了100多亿元的法币(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当然,那时候已经开始通货膨胀了,一大包粮食就卖到8000元法币了,如果放到战前,100多亿元法币可是不得了了,即便是战后,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整个遣返过程,都没有发生中国军队杀害日本战俘的事件,这是可以肯定的。这几百万的日本战俘,能坐火车就坐火车,能坐汽车就坐汽车,实在不行才采取步行,总之,中国竭尽全力地以人道的方式对待他们。

我看过许多日本战俘写的回忆录,其中有一个日本战俘,他记录了自己从济南步行到青岛的路上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我很受感动。身为战俘,他们都已经缴械了,身上没有任何武器,所有的行李装在大车上,但是分发的口粮得自己背在身上。就这样,所有的战俘排成队伍,背着自己的粮食,拉着行李车走在路上,两边还有国军护送,但是国军的护送队伍人数不多,也就能保护战俘们白天的安全。

大家不妨想一想,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种种暴行——“三光”政策、清乡运动,各种惨无人道的清剿,被蹂躏得最惨的就是河北、河南和山东这几个地方。南京大屠杀以后,南京归了汪伪政府,情况稍微改善了一些,但山东、河北等地,因为有大量的八路军,还爆发过百团大战等抗日战役,所以每一次日本的清乡、清剿和“三光”行动,都认准了那里,当地人民对日本人有着滔天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