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娘(第3/6页)

货郎闻言,诧异道:“难不成……”

“你都不记得?”织娘似笑非笑问道。

“当真记不得。”

“昨夜你喝多酒,我搀你入房,谁知你竟把我扑在床上。你力气那般大,我敌不过你,只得……”

不等织娘说完,货郎跪下,慌道:“小可不识分寸,贪杯酿祸,罪该万死。”

织娘赶忙伏身道:“你怎这般痴傻,醉成那个样子,我逃将便是。你情我愿之事,何来什么罪过?”

货郎闻言,不知如何是好。

织娘轻抚货郎手掌,缓缓道:“事已至此,我有个法子,你愿不愿听?”

“姑娘请讲。”

“你且说,我美不美?”

“美。”货郎答道。

“比起你乡中女子,何如?”

货郎磕磕绊绊道:“姑娘天生丽质,心肠又好,依我看,无半点瑕疵。”

“既然如此,”织娘道,“何不留在山中,娶我为妻,一同耕织,不再受那奔波之苦。你看如何?”

货郎舌头打结,吐不出一字。织娘心急,挑起指甲向货郎掌心刺去,问道:“究竟愿意否?”

“愿意,愿意!能娶到姑娘,是上辈子修来的福。”

“话不反悔?”

“不反悔。”

织娘狡黠一笑,问道:“从现在起,你当叫我什么?”

“娘子!”

织娘应声出门,一手端绿豆汤,小步到他跟前。

“今日砍柴怎去了这久?”织娘道,“这汤你去时做的,搁到现在,正好凉了。”

货郎喝汤,一股凉意沁入心脾,解了方才燠热。

“这豆汤当真解暑。”货郎叹道,“每天若能喝上一碗,快活赛过神仙。”

织娘闻言含笑,在他胳膊上轻轻一拧。

几尺之外,一只花猫慵然走进屋后阴影中。

两人亲昵过,货郎笑道:“我今日于山中多行了几里,哪知取了柴,却找不回来时之路。我在山里绕行一个多时辰,才望见门前那棵桑树。这片山想必深得很吧?”

织娘听罢,嗔怪道:“你若真迷了路,我该去哪寻你?我有个法子,叫你无论在哪,都寻得到回家路。”

“有这等办法?”

“有,你且先闭上眼。”

货郎半信半疑,闭起眼睛,忽觉腕上一凉。

“好了,你看看罢。”织娘道。

货郎闻言睁眼,见一条细长生丝,一端在自己腕上,另一端没于织娘袖口。

货郎拉扯几下,那丝柔软光滑,无论如何拉伸,都延展得开。

“我活了二十余年,从没见过如此新奇之物,如今真开了眼。”

“不必大惊小怪,”织娘浅笑道,“这是我织布所用生丝。质地甚好,拉扯不断,你只要沿它走,早晚找得到回家路。”

“如此真是再好不过。”货郎道,“娘子又从何取得这等奇物?”

“不从何处,家中自产。”

货郎道:“我只见娘子纺纱织布,从未见养蚕缫丝,这蚕丝从何而来?”

织娘只是笑,鸟啭声声,云霭合拢。

织娘掂起帕巾,换来新梭,继续织布。

织娘欲为货郎裁一身新衣。货郎来时身着那件,如今早已残破不堪。

织娘想着,忽觉脚下脱空,原来布辊上生丝耗尽。

电闪骤至,雨从天降。织娘见状,忙拿起纸伞,向门外走去,却与匆忙赶回的货郎撞个满怀。

“正要给你送伞,不想你竟然先回来。”

货郎脱下外褂,顺势把织娘搂在怀里。

“我看天色变暗,便收了活计,往家中赶。”货郎道,“这根线当真是好。若不是它,恐又要晚上一个时辰。”

织娘身子一挣,佯怒道:“尽知道嘴上卖乖。半里长的路,也要靠这丝线?”

货郎亦不反驳,回屋去了。

织娘觉今日货郎,似比往日沉郁了些。待货郎从屋内出来,织娘问道:“夫君今日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