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2/7页)

想着好莱坞丑化亚裔男人,我怒火中烧。到了导演办公室,与他面对面坐下来时,火还在心里烧着,只是没让他看出来而已。不表现我的怒火,是因为,其一,我曾也像所有的爱情弃儿,每逢周六下午便去影院看场电影,沉浸在影片带来的快乐中;每次从电影院出来,走在亮得如有无数盏医院产房荧光灯照耀的阳光里,眨着眼,恍若隔世。而此刻,我竟在这里与这位名声赫赫的大导演讨论剧本。其二,读过剧本后,我认为剧本的最大特效,既非各种爆炸,也非各式开膛破肚,而是这部讲述越南的影片竟没一个越南人有句听着像说话的台词,我百思不得其解。剧本已经擦伤了我敏感的族裔心理,瓦奥莱特又往上削了一把。可是,我表现愤怒无济于事。因此,我强装笑容,尽力表现得体。我在让自己,变得像用绳子扎紧的纸包,不让人看到内容。

大导演打量着我,仿佛我是个溜进已一切安排到位的拍摄现场的群众演员。他面前桌上摆着一部电话机,电话机一侧是尊引人注目的奥斯卡小金人。小金人既代表大导演具有君临影界的至尊地位,又代表他拥有教训敢冲撞他的编剧的权威。他的两只前臂和领口暴露处,体毛浓密卷曲,彰显雄性力量。与他相比,我的体毛算不上体毛,胸脯,腹部,臀部,干净滑溜得像肯娃娃(7)。大导演凭借刚大获成功的两部影片,一跃成为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编剧、导演。第一部为他赢得声誉的影片是《希腊人闯美国》。这部获奖影片颇具争议,讲述了希腊裔美国年轻人在充满暴力的底特律街头跌宕起伏的人生。影片多少带有大导演自传色彩。大导演毕竟有希腊人血统,不过,他用典型的好莱坞方式,漂白了自己橄榄色的姓氏。第二部最近获得成功的影片是《威尼斯海滩》。借这部影片,他向公众宣布,对反映非正统美国白人的生活再无兴趣,而转向探索白得像可卡因的白人的生活。《威尼斯海滩》是一个美国梦破灭的故事。一个离不开酒精的记者和他患有抑郁症的妻子,比赛谁能写出“伟大的美国小说”。随着大页稿纸不断垒高,俩人钱渐渐告罄,生活走向死沉。影片结尾,观众看到的是:夫妇俩居住的木屋破败不堪,藤蔓缠绕,太平洋际涯一轮落日,余晖美丽地洒在木屋上。影片由威尔斯投资,融入了迪迪翁与钱德勒作品元素,表现了福克纳预言。哪怕再不愿意说出来,我心里得承认,《威尼斯海滩》的确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影片,大导演确实才华横溢。

“很高兴见到你。”大导演先开腔,“欣赏你给剧本提的意见。来点喝的。咖啡,茶,白水,苏打水,苏格兰威士忌。喝苏格兰威士忌没有早晚。瓦奥莱特,拿些威士忌,冰块。我说冰块。不要冰块。好。我也不要。我喝威士忌从不加冰块。看看我的风景。不,不是看那个花匠。何塞!何塞!得用力敲窗户玻璃他才听得见,那家伙是半个聋子。何塞!走开!你挡了风景。很好。看这风景。我说那边,好莱坞标志。总看不厌。像上帝箴言从天而降,咚地砸在山上,箴言变成了好莱坞三个字。上帝不是说了,要先有光。电影不就是光。没有光不可能有电影。然后才有了字。看见好莱坞三个字提醒我每天早上要写东西。什么。好吧,那不是好莱坞三个字。我服了你。好眼力。字摇摇欲坠。一个O一半掉了,另一个O全掉了。上帝箴言见鬼去了。不碍事。意思照样看得出。谢谢,瓦奥莱特。干杯。你们国家人怎么说干杯。我说他们怎么说干杯。哟哟哟,是这样吧。有意思。好记。那就哟哟哟。来,敬议员把你介绍给我。你是我打交道的第一个越南人。好莱坞你们人不多。见鬼,好莱坞根本没你们人。真实重要。不是说真实要胜过想象。故事还是第一位。故事的普遍原则必须遵守。但是,弄对细节不坏事情。我让一个真跟蒙塔格纳德人打过仗的美国特种部队的家伙审过剧本。他前面找到了我。他有个剧本。人人都有个剧本。不懂写。但他是真正美国英雄。两次执行任务,徒手宰越共。一枚银质奖章,一枚两边有橡树叶的紫心勋章。你该看看他给我看的宝丽来照片才是。恶心。就算这样,启发了我怎么拍这片子。几乎没改动他的剧本。你怎么看。”